《三峽》教案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峽》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峽》教案 篇1
【學習目的】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疏通文意,熟讀成誦。
。、品析課文,展開想像,領略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揣測課文,品味語言,感受作品創(chuàng)設的意境。
。础⒃谡b讀中深入體味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贊賞之情。
【學習重點】
課文誦讀,文意疏通,語言品味,感受體驗。
【學習時間】
二課時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了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查找作者酈道元的有關資料。
【優(yōu)秀教案】
一、三峽風光,感受引讀
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長江三峽的風景圖吧!
同學們,我們看了長江三峽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麗的三峽吸引了多少人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筆法揭開了三峽神秘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作者酈道元的筆端,去游一游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吧。(板書課題和作者)
作者簡介:酈道元,字善長,北魏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讀成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⑴ 教師范讀古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
⑵ 學生學讀古文,結合書下注釋把語句讀通順,注意文中停頓:
、 學生放聲朗讀,體會感受贊美之情。
。、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 略無闕處(毫無)
⑵ 重巖疊嶂(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 夏水襄陵(漫上)
⑷ 不見曦月(陽光)
、 或王命急宣(有時)
、 雖乘奔御風(這里指飛奔的馬)
、 不以疾也(認為,覺得)
、 絕周讞多生怪柏(險峻的山崖或山峰)
、 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⑽ 飛漱其間(沖刷)
、 良多趣味(很)
、 屬引凄異(連續(xù);延長)
⒀ 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 林寒澗肅(寂靜)
。场⒈骋槐常涸谑柰ㄎ囊獾幕A上試著背誦課文。
。础⒄f一說:讀完課文后,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同學們,三峽很美,哪你覺得三峽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峽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說一說嗎?
例: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山──奇險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涼
2、這樣美的三峽,作者僅用150余字就描繪得如此傳神入化,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不能不令人稱奇。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文章哪些地方寫得美,寫得妙。(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等方面著手)
例: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描寫了“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寫出了兩岸連山,群峰對峙的雄姿。同時又從“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句側面烘托了三峽峰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四、體驗,比較拓展
1、聯想體驗: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展開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峽美景,并用我們自身的話來描述一下。
。病⒈容^拓展:
、 同學們,小學里我們一定學過《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吧。
《早發(fā)白帝城》與《三峽》都描繪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那你能找出詩句中與課文相對應的、寫相同景致的句子嗎。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示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xù)不時的猿鳴;文章第一段則與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⑵ 同學們,三峽工程正在實施中,有人認為這將會破壞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身的看法。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總結存儲: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加點的詞,把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示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豪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病⒄n外延伸:
、 背誦翻譯課文。
、 做好《語文作業(yè)本相關練習》
、 嘗試寫一篇游記散文。
《三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欣賞課文,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筆法之妙。
教學重點:
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教學難點:
欣賞課文,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筆法之妙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述: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三峽》(板書課題),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投影)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欣賞課文,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筆法之妙。
二、學生一讀課文
1、述:下面,請同學們追求這個目標,先輪流朗讀課文,比誰讀音準確,停頓正確。**你開始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有讀錯的地方,請舉手幫助更正。
2、生輪流朗讀(有錯即停,指名正音,師板生讀錯的字于黑板右側)師及時表揚聲音洪亮,讀的正確流利的同學。
3、師示范后,生自讀課文加深鞏固。
三、學生自學二讀課文
1、述: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學指導自學。
(投影出示自學指導一)
邊默讀課文,邊運用書下注釋解釋重點詞,并練習翻譯,三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課文。
2、生自學,師巡視,了解學情。
3、疏通文意檢查,一人一段,師生評價。
4、檢查自學效果
、 估計有疑難的詞:
闕 嶂 曦 湍
、 理解下列詞語和句子:
略無闕處 重言疊嶂 沿溯阻絕 夏水襄陵
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哀轉久絕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5、生掌握內容后,自由讀課文,鞏固詞句義。
四、學生三讀課文。
1、述: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學指導自學。
。ㄍ队俺鍪咀詫W指導二)
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三峽的美,準備用“三峽的 美”說一句簡單的`話。
2、生邊讀邊準備。
3、生自由發(fā)言,師生共同評價。
4、述: ⑴下面請大家根據自學指導自學。
。ㄍ队俺鍪咀詫W指導二)
欣賞文章,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著手,F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三峽的美。
⑵師舉例: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落筆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言疊嶂,隱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繪出三峽的地貌特點是山高嶺連,狹窄水長;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則從側面烘托了三峽峰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5、請同學們欣賞課文,說出課文的幾個妙點來。(學生合作學習,自由評說,師適度把握)
五、背誦課文。
。1)述:下面,請大家讀背課文,先各自練習讀,準備背,比一比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準確、流利地背出來。
。2)生練習背
(3)指名背
六、教師小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是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在放射著詩人矚目的光輝。我相信,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三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詞句。
3、培養(yǎng)學生勇于質疑、善于質疑的能力。
4、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征來描寫景物的方法。
5、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愛護自然環(huán)境的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勇于質疑、善于質疑的能力。
2、欣賞優(yōu)美文章,積累寫作經驗。
[教學設想]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A、對于作家與作品的介紹,可以讓學生上互聯網查找。
B、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合作、討論方式來學習。
2、采用多媒體教學,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
[學法指導]
1、“文言文四步誦讀法”
第一步:朗讀——讀準字音,朗讀指導;
第二步:解讀——準確翻譯,理解內容;
第三步:研讀——質疑探究,提煉主題;
第四步:品讀——品味語言,賞析亮點。
2、“文言文固定程序閱讀法”
。1)標題;(2)作者;(3)出處;(4)基本內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史實;(6)文章特點及有爭論之處;(7)文中的觀點及可取之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內容:
A、導入;B、朗讀;C、學生展示所查資料;D、準確翻譯、理解內容。
第二課時主要內容:
A、質疑探究,提煉主題;B、品味語言,賞析亮點。C、聯想想象,拓展思維。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略)
二、學生展示所查資料。(利用多媒體展示)
1、關于作者。2、關于《水經注》。3、關于三峽。
三、朗讀課文。(略)(教師說明朗讀方法)
四、解讀課文——準確翻譯、理解內容。(略)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詞,先由各組學生討論解決,再由老師于疑難處點撥。
第 二 課 時
一、研讀——質疑探究,提煉主題。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畫面,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友情提示:
A、文章寫了三峽的什么景物?
B、這些景物有什么主要特點?(請根據原文語句回答)
C、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ń處熆梢愿鶕䦟W生討論的結果,歸納成板書,大致內容如下。)
三 峽 | 山 | 兩岸連山,重巖疊嶂。 | 妙處: 1、抓住三峽主要特征來寫,突出其山水風光。 2、在四季變化中展現三峽的奇特壯美。 3、動靜結合,寫出了三峽的整體的富于動感的景色。 | |
水 | 夏 | 大水猛漲,江流湍急。 | ||
冬、春 | 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 |||
秋 | 林寒澗肅,哀猿凄清。 |
2、請同學們概括本文的主題。
友情提示:
A、你們認為這篇文章表現了大自然的什么特征?
B、你們認為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二、品讀——品味語言,賞析亮點。
體會文章“片言萬語”的精煉,音韻的和諧,思路的清晰。
1.全篇只有一百多字,卻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抒發(fā)游覽感慨,描繪高猿異相。請同學們舉幾個具體的例子說明文章語言的精煉。
2.本文讀起來具有音韻美,瑯瑯上口。你能發(fā)現作者是怎樣營造這種效果的嗎?請同學們注意文章的.句式特點并加以分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提出見解。教師可適當點撥。)
三、聯想想象,拓展思維。
1、同學們,學了這篇優(yōu)美的文章,你能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歌來概括本文的意境嗎?(學生背誦《早發(fā)白帝城》)
2、討論:文中描繪的三峽,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峽相比,有什么特點?(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在對比中討論分析。)
3、請同學們針對課文內容,提出你的疑問,看哪個組的同學會思考、善質疑。(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賽。)
四、課后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本文。
2、根據本文的內容和意境,請同學們將本文改寫成一篇現代文,作為本周的周記。請同學們不要只是照抄譯文,而要展開你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
3、對比閱讀、開拓視野。
老師為同學們摘抄了《三峽》原文中的一些語段和著名作家劉白羽的《長江三日》,請同學們課后閱讀、欣賞。
《三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3、展開想象,體味文章意境。
【教學重點】品讀課文,感受三峽的獨特美。
【教學難點 】體味文章意境。
【輔助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朋友曾經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 同學們猜是哪個地方?(三峽)那么,三峽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請看:
。úシ湃龒{風光片)
看來,三峽的確魅力無窮。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請同學配樂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3、請大家齊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4、同學們自讀課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賞三峽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解決)。
剛才我們初步領略了三峽風光,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三、賞讀課文,理解文意。
過渡:
聽這些同學一說,我們腦海里有了一些對三峽的印象了,但還有點兒模糊,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課文邊透過文字領略三峽的美,四人小組合作,任選一景,用自己的話把它詳細描述下來,好嗎?(四人小組合作,一人執(zhí)筆,其余三人口頭描述。)
。ńM內代表發(fā)言)
過渡:
聽了我們同學的描述,真的讓人晃如身臨其境,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歸納起來看:
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幾方面的自然景觀?(山水。)
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
。ㄉ绞歉呔摹⑦B綿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
過渡:
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三峽的山,千年屹立,三峽的水,從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峽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呢?三峽現在正在進行一項規(guī)?涨熬薮蟮乃麡屑~工程,那就是——三峽大壩工程。
大家有查到關于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熒餐涣鳎嗝襟w展示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發(fā)電、航運等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xx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到20xx年三峽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將抬高175米,請對照課文和查找的'資料及圖片,展開想象,描繪一下那時酈道元所描寫的景觀會有怎樣的變化?
。ㄐ〗M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
小結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世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紅火的三峽工地,正在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怎么變,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三峽!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作業(yè) :
1 對三峽工程眾說紛紜,你的看法呢?結合課文和你查找的資料,談談你對建立三峽水利工程的看法。
2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三峽”為主題的板報。
《三峽》教案 篇5
總體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認讀生字,熟練朗讀課文。
2、 正確解釋關鍵詞語,句子。
3、 描述三峽壯美的景色。
4、 抒發(fā)對祖國河山的贊美與熱愛。
二、 教學重點:
學習簡練、生動的`語言。
三、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四、 教學手段:
圖片投影。
五、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我們中國河山壯麗,每一處自然景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貌,你都對哪些景觀有了解呢?
。ㄓ扇珖鞯氐淖匀伙L貌引入對三峽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峽投影片。
二、 整體感知。
1、 請學生默讀課文,注意作者,讀誰字音。
2、 請學生介紹作者、作品。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人。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地理志,還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情錄;
三峽指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3、 出示生字投影片,讓學生注音。
quē zh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
闕 嶂 曦 襄 溯 屬引
4、 學生練習自讀,并進行指導,達至熟練。
三、 文意理解。
1、 小組共同解釋文意,教師答疑。
2、 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釋重點。
<1>詞語:
、 重巖疊障,隱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絕。
、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四、 布置作業(yè)。
1、 背誦課文。
2、 熟練解釋詞,句。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指名四位學生各背一段課文,然后齊背。
二、 分析課文。
1、 討論:文中描繪了三峽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歸納并板書:
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三峽 夏:急
水 春冬:清榮峻茂
秋:哀婉凄異。
2、 體會本文語言特點,學生各抒己見。
總結:(1)動靜結合。
。2)有張有弛。
3、 再次齊讀課文,讀出韻味。
三、 作業(yè):搜集描述三峽的其它文學作品,小組交流。
【《三峽》教案】相關文章:
《三峽》教案02-22
《三峽》教案05-22
《巴東三峽》教案03-13
《三峽》教案優(yōu)秀10-09
《三峽》教案最新12-21
三峽之秋教案06-14
《三峽》教案(精華)07-06
《我愛三峽》教案03-02
(熱門)《三峽》教案優(yōu)秀12-13
三峽之秋教案精品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