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以頭碰頭的動作以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是朋友!
準備:
動物、娃娃等毛絨玩具若干
水果玩具人手幾個
過程:
1、以游戲引起幼兒學說:嘿,嘿,我們是朋友!激發(fā)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好聽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教師示范)誰出來了?我剛才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是朋友。┱业脚笥雅雠鲱^,親親臉。ń處熌妹q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
。2)、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請小客人出來。(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
。3)、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2、引起幼兒愿意與同伴交往,以動作表示友好。
。1)、這次小客人為什么不出來?(師假裝聽小客人說話)原來小客人希望有兩個好朋友去請他。兩個好朋友手拉手,碰碰頭,抱一抱,請小客人出來一起玩。
(2)、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找個好朋友請客人拿水果禮物,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3、娃娃家游戲:給娃娃和動物寶寶吃水果,逗他們玩。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增強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一年來的.變化。難點是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聽音樂《長高了,變矮了》,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覺得你有什麼變化?
談話活動:
新年過去了,小朋友又長大一歲,現(xiàn)在實際歲了?
今年你有那些變化?
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總結今年一年幼兒的變化和進步:如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會唱歌了,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吃飯了。
3、欣賞兒歌《長大一歲了》,提問:
布娃娃長大一歲了,還讓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學習朗誦兒歌。
5、游戲《好寶寶才藝展示》
幼兒即興表演一年來自己進步最大的地方,如會自己穿脫衣服,會背兒歌講故事。
生活活動:
提供多材料,讓幼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過新年。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家長工作:
引導孩子過年期間用不同方式給觀愛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活動反思:
1)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初步學習掌握了兒歌內容。
2)支持關注每個幼兒每一滴進步,并及時鼓勵表揚,使幼兒在快樂中再接再厲。
3)通過兒歌,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司機工作的辛苦,能尊重司機的勞動。
2、初步了解不同車輛的作用。
重難點分析:
重點:感受司機工作的辛苦,能尊重司機的勞動。
難點:初步了解不同車輛的作用。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幼兒熟悉的各種汽車(公共汽車、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灑水車、出租車等)頭飾每人一個;信號燈卡片三張(紅、黃、綠);玩具電話一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指導語:“小朋友,五一外出旅游是坐什么車去的'?”“今天我們也來做小司機,開車出去旅游吧!”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汽車頭飾,看信號燈玩“開汽車”的游戲。(提醒幼兒有規(guī)則地游戲,不擁擠)
。2)提問:“你開的是什么車?”“你要去干什么?”
二、展開
1、教師扮演開不同汽車的司機,幼兒猜謎。(引導幼兒體會司機工作的辛苦)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車?請你們猜猜我開的是什么車?”
。1) “我早晨6點就要開車在馬路上緩慢行駛,把垃圾、樹葉都清掃干凈,請問我是開什么車的司機?”(垃圾清掃車)
。2) “在馬路上,當你需要坐車時,只要一招手我就會停下,上車后告訴我你要去哪里,我就會準時送你到目的地,你知道我是開什么車的司機嗎?”(出租車)
2、提問:“你還見過什么車?”“他們可以幫人們做什么?”(請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自由地講述,引導幼兒認識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等)
3、教師小結:“司機可真了不起,會開各種各樣的車,每天給大家?guī)驮S多的忙。他們每天的工作都非常辛苦,我們一起來謝謝司機吧!”(引導幼兒對司機叔叔說一句“甜甜的話”,如“司機叔叔您辛苦了”、“司機叔叔真了不去”等)
三、結束
游戲:小司機去工作。
玩法:教師做電話接聽員,聽到人們需要幫忙的時候,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頭飾作判斷,并模仿司機開車去幫忙。例如:有人生病了,誰來幫忙?(戴救護車頭飾的小朋友就開車來幫忙)爸爸媽 媽要上班,誰來幫忙?(戴公共汽車頭飾的小朋友就開車來幫忙)馬路上有垃圾了,誰來幫忙?(戴清潔頭飾的小朋友就開車來幫忙)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道理。
2、通過觀察情境圖片,增強好朋友間互相幫助的意識。
3、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視頻《小公雞和小鴨子》
2、情境ppt一份
3、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找個朋友碰一碰”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找個朋友玩一玩“碰一碰”的游戲吧。úシ拧墩乙粋朋友碰一碰》的音樂)
2、通過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知道好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
師:小朋友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感覺?小雞和小鴨也是一對好朋友,它們是一對什么樣子的好朋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幼兒欣賞故事。
師:小鴨子啄不到蟲子是誰來幫助它的?小公雞是怎么幫助它的?
師:小公雞不會游泳,誰來救它的?小鴨子是怎樣幫助小公雞的?
師: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對什么樣子的好朋友?
師(小結):原來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3、說說我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請小朋友來大方地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誰?最喜歡和他玩什么?
幼兒邀請好朋友上臺并且大方介紹。
師:原來和好朋友可以一起做這么多的事情呀。那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4、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師:出示四幅圖片,請小朋友說一說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我們該怎樣幫助他?
幼兒觀察講述。
教師總結:好朋友間要相互幫助。
5、游戲“手拉手“
師:小朋友們想多交一些朋友嗎?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手拉手“的游戲吧。ㄕ遗笥颜遗笥,兩個朋友手拉手……)
師:和這么多好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感覺?除了和小朋友做朋友,我們還可以和老師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快樂!
活動反思
“好朋友”這節(jié)社會課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能運用的'經(jīng)驗并不多,孩子們并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師的前知識經(jīng)驗準備可以充分些。通過故事讓孩子們了解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老師的提問可以精煉些,讓孩子自己理解朋友間要互相幫助的道理。
在觀察情境圖片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問題提升的不夠,孩子們說得不多,教師總結得多了些。但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到了快樂,可能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看起來難了些,但針對本班的幼兒,孩子們還是有能力完成的。在目標的達成上有待完善;顒涌偨Y時感覺到自己詞句匱乏,對小朋友的引導做的不是很好,認為自己的總結部分并沒有讓小朋友很好地認識到好朋友之間的感情應該是怎么樣的。但指導老師說,讓小朋友感受到好朋友之間的感情應該是活動過程中要做的事情,要在活動過程中讓小朋友具體的感受到好朋友之間的友誼,而不是通過最后的幾句總結就能到小朋友體會到。社會活動的活動總結部分應該自然地結束,而不是要刻意得提醒孩子好朋友之間應該怎么樣,這種感情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已經(jīng)體會到。
這次代課活動基本完成了自己設想的活動目標,但總覺得小朋友的參與度不高,活動氣氛不夠。我覺得一方面是與自己的引導有關系:引導不是很生動,不是很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另一方面,應該是與小班孩子的發(fā)展特點有關系:他們的語言發(fā)展不全面,表達能力不強,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好。在下次組織活動時,我會吸取此次活動的經(jīng)驗教訓,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大多對媽媽十分依戀,媽媽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什么事都會跟媽媽說,但很少體會媽媽的辛苦,也很少想到為媽媽做事。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著他們在享受著別人的愛護的時候,不會考慮到去關愛他人。特別是現(xiàn)在獨生子女較普遍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利用母親節(jié)設計此活動來激發(fā)孩子關愛他人的意識。盡可能讓幼兒體會情感,讓孩子知道媽媽工作的辛苦自己也應該關心媽媽, 并能用相應的語言和行為表達出來。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的喜好和為自己付出的辛勞,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2、能用合適的.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對媽媽節(jié)日的祝福。
3、能畫出媽媽的典型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準備一張自己媽媽的照片。
2、范畫一張,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3、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ㄒ唬┞犚魳贰⑿蕾p名畫,感受濃濃的母愛。
1、聽音樂進行歌表演《世上只有媽媽好》,激發(fā)幼兒情感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世界名畫《母與子》,感受畫面所傳遞的母愛。
。ǘ┮龑в變毫私鈰寢尩男量,感受媽媽為我們的付出。
1、介紹節(jié)日
教師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媽媽的工作及職業(yè)。
3、引導幼兒說一說能幫媽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提問:我們知道媽媽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非常辛苦,那應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下班后幫媽媽拿拖鞋,請媽媽坐下喝水,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等)。
4、請幼兒拿出媽媽的照片,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媽媽。
如:高矮,胖瘦,頭發(fā)是什么樣子的?是否戴眼鏡等。
。ㄈ┙o媽媽送禮物,表達對媽媽的愛。
1、討論:現(xiàn)在是媽媽節(jié)日了,你會為媽媽做什么禮物呢?
2、畫媽媽的頭像,也可畫全身像。
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對媽媽的觀察和了解,讓幼兒在進一步觀察的基礎上表現(xiàn)自己媽媽與別人的媽媽不同的地方。如:有沒有戴眼鏡、頭發(fā)長短曲直、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和鞋子等。
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繪畫表現(xiàn)自己的媽媽,能用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媽媽的輪廓,會說出自己媽媽五官中的典型特征。
。ㄋ模⿲⒂變旱淖髌氛故驹谟變旱淖髌窓诶铮┯變合嗷バ蕾p。
略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對穿衣服產(chǎn)生興趣,喜歡自己穿衣服;灸茏约捍┮路。能夠達到主動來穿自己的衣服。
活動準備:
上衣、褲子、襪子、鞋,娃娃及其衣服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一天一天地長大了,本領一天一天地增多了。今天老師再教你們一個新本領,回家后你們給爸爸媽媽表演,他們一定會夸你們的。
2、教師將上衣、褲子、襪子、鞋拿出來,請幼兒說說應該先穿什么,后穿什么。
3、教師告訴幼兒穿衣服的`順序,先穿上衣,再穿褲子,最后穿襪子和鞋。
4、把娃娃拿出來,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請5—6名幼兒上前表演。
5、對幼兒難掌握的地方給予重點指導。
建議:
在娃娃家角提供幾個娃娃讓幼兒練習。
活動結束:小朋友可以在一直練習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社會教案10-11
小班社會教案09-13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7-07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10-28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7-19
【精選】小班社會教案12-29
小班社會春游教案11-21
小班社會教案02-26
小班秋天社會的教案02-19
小班社會讓座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