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并大膽創(chuàng)新;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使紙桌站起來及站得穩(wěn)的方法;
3、激發(fā)對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色粉紙人手3張,長條積木若干,幼兒記錄表一張,教師記錄表一張,水彩筆多于幼兒人數(shù)。
活動過程:
一、探索讓紙桌站起來的方法
1、探索讓紙站起來的方法(出示一張紙)
師: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折)
除了折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卷)
2、探索讓紙桌站起來的方法(出示兩張紙)
師:如果給你兩張紙,能做成一張一條腿的桌子還要讓它站起來嗎?
1) 做手勢——師:這是桌腿,這是桌面
2) 教師示范——師:我也來做一張(教師示范T放)行不行(不行)怎么才能讓一條腿的桌子站起來?
3) 幼兒探索讓紙桌站起來的方法——師:請你到桌子后面去試試,想辦法讓你的紙桌站起來。
4) 交流結果(出示記錄表)——師:為什么剛才我的紙桌沒有站起來呢?(桌角是一條直線,不是一個面)那我把剛才我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A、介紹記錄表
師:第一列是記錄桌腿的形狀,第二列是記錄實驗的情況,能站起來的打“ ”,不能站起來的打“ ”
。ㄓ涗浝蠋煹谝淮问〉慕Y果)
B、 交流結果
師:你的桌腳是什么樣的?它能站起來嗎?誰來說說?
二、探索紙桌站得穩(wěn)的方法
1、教師示范
師:現(xiàn)在我知道了,把桌腳變一變,直線變成其他的形狀就可以站起來了(老師邊說邊做)
它有多牢呢?讓我來試試。ㄈ〕鲆粔K長條積木)
猜猜把它放上去能承受得了嗎?我們來試試(示范放幾塊,邊放邊數(shù),放到3塊故意讓它倒掉)
想想放了3塊就倒掉了,那成功了幾塊呢?(2塊)
我們就把成功的2塊記錄在表格的第三列
2、幼兒探索
師:你們想來試試嗎?
聽好要求:請你和好朋友2個人一組,一組的小朋友做的桌腳要不一樣,做完以后請你用長條積木檢驗一下,你的.紙桌有多牢,可以放多少塊積木,請你把成功的數(shù)字記錄在你的記錄表中(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個別指導)。
3、交流結果——師:你的紙桌放了多少塊積木呢?(幼兒交流結果)
4、得出結論:圓形桌腿最牢
三、探索桌腿的牢固程度(出示粗細不同的桌腿)
師:我用3張一模一樣的紙做成3條桌腿,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形狀、高矮一樣,粗細不一樣)
猜猜他們中間誰最牢?試一下就知道了
1、教師示范
2、小結:最粗和最細的都不牢,中粗的最牢!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沉浮,激發(fā)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活動準備:
1.木塊,石頭,泡沫,鐵勺、樹葉、紙片(幼兒操作材料)。
2.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
音樂,小螞蟻搬豆子
師:我們一起來像小螞蟻一樣搬豆子吧。(師生互動進入教室)
師:你們像小螞蟻一樣都把豆子運回家了,開心嗎?幼:開心
師:可是老師卻發(fā)現(xiàn)了一只不開興的小螞蟻我們來看看
(出示小螞蟻過河的圖片)
二、 啟發(fā)提問。
小螞蟻要過河我們怎么幫助它?
幼兒自由講述,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方法
師:“你們說要做船,那什么材料能做船幫螞蟻過河呀?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做船用的材料
三、 認識沉與浮現(xiàn)象。
1.師做實驗,先放石頭。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我們先拿石頭來試一試”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石頭怎么啦?
師小結:由于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石頭怎么啦?
師小結:由于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2.師第二次做實驗,放紙片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小結:由于紙片比較輕,放在水中會飄在表面上,不會掉下去,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叫“浮”,F(xiàn)在我們把小螞蟻放到上面,你們看它過河了嗎?
3. 鞏固幼兒對沉浮現(xiàn)象的認識
剛才我們看了,放在水中,比較重的東西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沉”,不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浮”。
四、分小組幼兒進行實驗操作
幼兒在操作后進行統(tǒng)計記錄 。
1.幼兒認識材料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都拿來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可以當螞蟻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記錄方法
師:在玩的時候,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如果這個材料會會浮起來,就在相應的位置打勾,如果會沉下去,在相應的位置打
教師巡視,觀察各小組的情況
五、教師評價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驗證 進行總結
六、音樂《小螞蟻搬豆》離開教室活動結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2.會按要求整理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1.實物:4個蘋果、3個香蕉、3個梨子。
2.圖片:4個娃娃及3個蘋果、4個香蕉、5個梨子。
3.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1頁。
【活動過程】
1.出示水果,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蘋果、香蕉、梨子各1個,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再拿出3個蘋果、2個香蕉、1個梨子。
“來了這么多水果寶寶,他們一樣多嗎?”
2.引導幼兒探索比較多少。
請幼兒嘗試比較多少。
教師將4個蘋果、3個香蕉擺到桌子上,請幼兒說一說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示范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
先將4個蘋果擺成一排,再將3個香蕉一一對應擺在蘋果下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蘋果多、香蕉少。
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香蕉和梨子一樣多。
3.請幼兒給娃娃送水果,比較娃娃和水果誰多誰少。
為每組幼兒提供4個娃娃及3個蘋果、4個香蕉、5個梨子的圖片,請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娃娃和水果的“多”、“少”或者“一樣多”。
教師加強個別指導,對于能力情的幼兒通過適當增加圖片數(shù)量的方式增加挑戰(zhàn)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知道一年有四季。并知道現(xiàn)在的季節(jié)。
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嗎?(四個)是哪四個季節(jié)呢?(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是四季媽媽的四個孩子,它們喜歡一個一個出來玩。你知道現(xiàn)在誰在出來玩嗎?(秋天)
分析:根據(jù)幼兒現(xiàn)有的知識經(jīng)驗,幫助幼兒鞏固一年有哪四個季節(jié),并能準確地說出現(xiàn)在是秋天。
二、描述秋季的特征,提升對秋天的認識
1、小朋友知道現(xiàn)在是秋天,那你最想說說秋天的什么給大家聽呢?(請幼兒用:秋天怎樣怎樣來說一說。)幼兒講述。
2、寶貝們說了這么多秋天的景色!現(xiàn)在我們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PPT)
秋天開的花
剛才小朋友說了秋天菊花開了,瞧,還有很多花在秋天也開了呢!
教師小結:哇!秋天很多花都謝了,可是菊花、桂花還在開放,它們使秋天變得更美麗。
這是老師找到的,還有許多花呢,我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好嗎?
秋天的田野
剛才去看了美麗的花,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nèi)デ锾斓奶镆袄锟纯茨莾河行┥赌?(幼兒欣賞PPT)
教師小結:秋天,是一個成熟的季節(jié),莊稼地里的稻子都彎下了腰,棉花白了,高粱紅了,農(nóng)民伯伯都在忙著收割糧食。
秋天的果園
我們再去秋天的果園瞧瞧有哪些果子成熟了?
教師小結:秋天,果園里的蘋果、橘子、葡萄都成熟了。
秋天的動物
秋天天氣涼了,你們知道動物們在干什么呢?
燕子、大雁往南飛,到南方去過冬,螞蟻青蛙準備過冬的糧食。
教師小結秋天的這些特征:
看了這么多秋天的景色,你能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說說秋天是一個什么季節(jié)嗎?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是個瓜果飄香雞季節(jié)。秋天是個小動物們準備過冬的季節(jié)、秋天是個涼爽的季節(jié)、秋天是個成熟的季節(jié)、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
分析:活動以“說說秋天”為線索,以開放性提問為中介,幫助幼兒認識秋天的一般特征,誘發(fā)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求異,一起探究秋天的秘密,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秋天的基礎知識,同時利用幼兒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更好地認識秋天的特征。教師及時的小結可以幫助幼兒的加深對秋天特征的印象。同時通過小結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思維,用語言表達出秋天是美麗的,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知道一年四季是輪回的。
現(xiàn)在是秋天,那秋天過去了,是什么季節(jié)呢?(冬天)冬天過去了,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春天過去了是什么呢(夏天),夏天過去了,又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PPT。
分析:積極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激發(fā)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知道一年四季是缺一不可的。
四、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剛才我們說了美麗的秋天,其他的三個季節(jié)也是很美的,你想說說哪個季節(jié)給大家聽呢?
幼兒講述三個季節(jié)中的不同景色。
分析:積極探索大自然,比較秋天與其他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給幼兒充分想說的機會,并能夠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語言較準確地表述出自己的探索結果
五、同一種東西四季不同的變化
一年有了四季,景色很美,我們還有吃不完的糧食,你知道這些糧食是從哪來的呢?農(nóng)民伯伯是什么時候種糧食的?(出示PPT)
你還想不想知道果園里的蘋果在一年四季是怎么樣的嗎?(出示PPT)
春天果樹開花,夏天結果、秋天蘋果成熟了,冬天農(nóng)民伯伯要給這些果樹修一修,讓蘋果樹在明年接出更多的蘋果。
分析:以同一種東西在四季里不同的生長過程,提升幼兒的經(jīng)驗,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再次感受一年四季交替變化的順序。
六、小結: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秘密。春天柳樹發(fā)芽了、花兒開放了、人們開始播種了,春天是一個溫暖的季節(jié);夏天樹葉茂盛,我們可以去捉知了、游泳,是一個炎熱的季節(jié);秋天果實累累、樹葉飛舞,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冬天雪花飄飄,是一個寒冷的季節(jié)。這四個季節(jié)還有很多的秘密,回家讓爸爸媽媽幫你在書本里,電視里,電腦里一起去找找好嗎?
分析:拓展幼兒思維讓幼兒帶著問題回家繼續(xù)去尋找有關四季的秘密,豐富幼兒的知識。
反思:活動過程中,由于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方面的個體差異,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情況,這也是我們應預見并考慮到的。比如,對不同孩子的情緒、情感的體驗可能沒有及時地給予關注,使一些孩子的能力在活動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xiàn)。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幼兒的語言表達還不夠完整等等。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多用激勵性語言,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來關注不同層次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滿足與成功。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征,逐步形成“雙”的概念。
2、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常試自己整理襪子。
活動準備:
各色襪子若干、小箱子數(shù)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盒子,猜測,導入課題。
里面有什么?為什么?
2、觀察、觸摸、聽聲,感知襪子的.外部特征。
3、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
4、通過對比,逐步形成“雙”的概念,并且知道襪子要大小匹配。
5、以情境引導幼兒整理襪子。
6、延伸活動:洗襪子。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6-14
科學活動教案02-16
科學的活動教案11-2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教案(薦)07-22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2
【優(yōu)】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教案[實用]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