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常用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教學大綱 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shè)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中班歌曲教案理發(fā)店,我們來看看下文。
核心導讀:
1、引導幼兒用跳躍、輕快的歌聲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感;
2、引導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處理成領(lǐng)唱。 準備理發(fā)店場景布置、理發(fā)師服裝、理發(fā)店道具若干、音樂圖
目的`要求
1、引導幼兒用跳躍、輕快的歌聲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感;
2、引導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處理成領(lǐng)唱。
準備理發(fā)店場景布置、理發(fā)師服裝、理發(fā)店道具若干、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位教師身穿理發(fā)師的服裝,手拿推子、剪子來到幼兒面前,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瞧,這兒來了位客人,她是誰呀?
理發(fā)師:你們好,你們認識我么?(理發(fā)師)師:對,她是一位理發(fā)師,你們看她手中拿的什么?(剪刀)剪刀可以發(fā)出什么聲音?(卡嚓、卡嚓)(2)幼兒跟教師念節(jié)奏XX|XX卡嚓|卡嚓提示語:現(xiàn)在我們來學學小剪刀的聲音。
二、教師富有情感、準確清楚地范唱歌曲,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清唱一遍歌曲。
提示語:理發(fā)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樣為別人理發(fā)的,請聽歌曲"理發(fā)店"。
。2)教師出示圖譜、跟音樂范唱歌曲。
提示語:理發(fā)時除了用剪刀可以發(fā)出卡嚓、卡嚓的聲音,還有什么可以發(fā)出卡嚓、卡嚓的聲音?請大家再仔細地聽一遍歌曲。
三、教師帶領(lǐng)幼兒看圖譜練唱,幼兒能唱出歌曲中理發(fā)師理發(fā)時高興愉快的情緒。
提示語:小朋友跟我一起來學學理發(fā)師吧!
四、用領(lǐng)唱、齊唱的方式演唱.
(1)教師啟發(fā)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一句處理成領(lǐng)唱,其余部分齊唱。
提示語:理發(fā)師非常高興非常愉快的告訴顧客頭發(fā)已經(jīng)理好了,多漂亮。∷统"哎!已剪好了呀!"。這句話我來領(lǐng)唱,其他部分請小朋友唱。
。2)請個別幼兒扮理發(fā)師用歡快的聲音進行領(lǐng)唱。
五、幼兒集體表演幼兒反坐椅子,跟教師一起學做小小理發(fā)師,邊唱邊表演。
中班欣賞活動:趕花會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fā)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二、活動準備1.梯形紙若干張、畫虛線梯形紙若干、剪刀 、水彩筆。
2.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紙若干張、背景圖板一張。
三、活動過程(一)集體活動。
1.圖形分類。
出示板圖,"絨板上有許多圖形,誰會把一 樣的圖形放在一起?"請個別幼兒回答并操作,"每種圖形各用幾個?"2.認識梯形。
教師手指梯形,"這是什么圖形?它和長方形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梯形上面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的邊是斜的。)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紙片和梯形紙片重疊起來,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梯形有四條邊,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不一樣長,有四個角,不一樣大。"
(一)引導幼兒觀察直角梯形、四邊形。
"這兩個圖形都是梯形嗎?"(不是)"哪一個圖形是梯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兩邊平平的,不一樣長、四個角不一樣大。)
(二)小組活動。
第一組,變梯形。
"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們變成梯形。"第二組,給梯形涂色。
"看看圖上都有什么圖形,請小朋友給梯形都涂上顏色。"第三組,按點連線。
請幼兒將點與點之間用筆連起來,看看變成什么圖形。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演示是怎樣變梯形的,啟發(fā)幼兒想出多種方法。
活動反思:
學是幼兒對數(shù)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地教學設(shè)計.梯形對中班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因為現(xiàn)在的家長也很重視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兒對體型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對梯形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這節(jié)課我設(shè)計了認識圖形、區(qū)分圖形、給圖形涂顏色和剪圖形、游戲、活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強化感性認識并通過自己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閱讀圖書,感受老虎奧古斯特的心情。
2、在閱讀、分析、理解故事后,體會到:快樂就在身邊。
活動準備:
課件1:奧古斯特和他的微笑、課件2:幼兒的微笑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老虎的聲音)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只小老虎,她的名字叫奧古斯特,他叫什么?我們來跟奧古斯特打個招呼吧。
教師:你們從圖片中看出奧古斯特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傷心、難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嘴巴)學一學模仿出傷心的表情
教師:奧古斯特為什么這么傷心呢?原來他弄丟了一樣東西。
教師:瞧奧古斯特從遠方走來了,你們看他弄丟了東西后留下的腳印是怎樣的?(有大有小)說明他走起路來都有氣無力的,無精打采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那奧古斯特到底弄丟了什么讓他如此傷心?(幼兒猜想)他到底弄丟了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本特別的圖畫書《奧古斯特和他的微笑》。
2、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體驗傷心地感覺。
。1)教師:奧古斯特好傷心,他弄丟了他的微笑。提問:他弄丟了什么?(微笑)你們在什么時候,也會丟了你們的'微笑呢?那你們是怎么找會微笑的也來幫幫它的忙,怎么讓他找到微笑。我們接下去看。
(2)“他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決定出發(fā)去尋找。”
教師:你們是怎樣伸懶腰的?我們來學一學。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后,感覺那樣?你們對老虎奧古斯特找到他的微笑有信心嗎?那我們一起給他加把油吧!
。3)觀察圖片
提問:他遇到了誰?(讓幼兒去尋找:遇到了甲蟲)
甲蟲看到它的微笑啦嗎?你從哪里看出來他沒有微笑的。(嘴巴撇著)他是在哪里遇到甲蟲的。(到處是尖尖的樹葉的地方)教師:灌木叢下他是怎么在到處是尖尖葉子的灌木叢下走的?(躡手躡腳)怎樣走路叫躡手躡腳呢?(一起學一學)
。4)提問:奧古斯特來到了哪里?(高高的樹上)老虎看到鳥兒們會怎么問?(你看到我的微笑了嗎?)
3、教師:他在甲蟲鳥兒們那里都沒找到他的微笑,于是奧古斯特越走越遠,他來到了哪里?(山頂)對他攀登到最高的山頂上,那里云霧翻滾。
提問:當你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看美麗的世界時心情會怎樣?你猜現(xiàn)在奧古斯特站在山頂上會怎么想?心情會變得怎樣?(豁然開朗)讓我們一起來和奧古斯特感受站在山頂上舒暢的感覺吧。(播放音樂)
4、接下來奧古斯特會到哪里去尋找他的微笑,他找到了嗎?請你們自己接下去看。(自主閱讀)配樂閱讀。
教師:你覺得這些時候他找到微笑了嗎?為什么?
5、教師配樂講述高潮部分。
教師:奧古斯特終于找到了他的微笑,讓我們?yōu)樗恼瓢。看到他找到微笑了,我們也笑了。原來看到別人的微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總結(jié):奧古斯特明白了:他感到快樂的時候,微笑就會到來!他明白了什么?
他蹦啊跳啊,當他跳開的時候,就帶著微笑。瞧:找到快樂的奧古斯特現(xiàn)在的腳印又是怎樣的?(有力)奧古斯特快樂的回家了,再見。
6、教師:要想找到微笑很容易,心里快樂了就會有微笑。在幼兒園里我也找到了你們的微笑(看課件)
7、你們什么時候會感到快樂呢?說一說,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快樂。
8、你會怎樣給周圍的人帶去快樂呢?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教案02-27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7-27
【精選】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精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