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3篇【優(yōu)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知道其用途。
2、學會正確地使用肥皂,增強自理能力。
3、在吹泡泡活動中,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形狀、顏色、氣味不同的肥皂若干。
2、紙塑杯子、盛水臉盆、擦手毛巾、吸管若干根。臟衣服一件。
活動過程:
1、通過觸摸、聞等活動,引出肥皂話題,并引導幼兒感知它的'外形特征。
。1)請出“神秘嘉賓”,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將肥皂用布包裹好,放在不透明容器里,搖一搖、聞一聞、摸一摸。
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展示出來。
。2)引導每個幼兒通過多種感官親自感知肥皂的外形特征。
(3)共同討論,。
2、操作實驗,感知肥皂遇水后的特征。
。1)引導幼兒將手沾水后擦肥皂并搓一搓。
(2)提問引起幼兒思考,肥皂遇水后的特征。
3、了解肥皂的用途。
。1)出示臟衣服,啟發(fā)幼兒談談怎樣讓它變干凈。
。2)教師邊講解邊演示洗衣服。
。3)與幼兒討論、說說肥皂的用途。
4、玩吹泡泡游戲,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自然結束活動。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鳥,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鳥的概念。
2、知道鳥兒時人類的好朋友。
3、萌發(fā)保護鳥類的感情。
活動準備
1、發(fā)動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關于鳥的資料和圖片。
2、課件: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及小鳥表演。
3、布置"鳥語園"。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小燕子,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想知道客人是誰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播放小燕子音樂
提問:這首歌叫什么?(小燕子)
你們會唱嗎?(會)
我們一起唱吧(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曲)
二、引導幼兒認識鳥兒
1、教師提問:這首歌里唱的是誰呀?(小燕子)
老師今天把這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姐姐請到我們班上了。
2、教師出示小燕子圖片。
提問:小燕子姐姐長得什么樣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小燕子的外觀。
。▓杂驳淖彀蜕砩祥L著黑色的羽毛兩只翅膀兩只腳尾巴像剪刀)
3、結合幼兒的發(fā)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觀看小燕子課件,激發(fā)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w會捉害蟲等)
4、下一位客人是誰呢?你們猜猜。
面孔像只貓,其實是只鳥。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領高。(貓頭鷹)
對貓頭鷹大哥也來了。
教師出示貓頭鷹圖片。
提問:貓頭鷹大哥長什么樣呀?(堅硬的嘴巴面孔像貓棕色的羽毛兩只腳兩只翅膀)
結合幼兒的發(fā)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觀看貓頭鷹課件,說一說。(會飛會捉田鼠等)
5、第三位客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猜猜它是誰。
一個醫(yī)生嘴巴尖,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真仔細,要動手術把頭點。(啄木鳥)
啄木鳥阿姨也來了。
教師出示啄木鳥圖片。
提問:啄木鳥阿姨長什么樣呀?
。饧獾淖彀皖^頂有紅色的羽冠羽毛是黑色、白色、紅色的兩只腳兩只翅膀)
結合幼兒的發(fā)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觀看啄木鳥課件,說一說。(會飛會給大樹治病等)
6、教師小結: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它們身上都有羽毛,堅硬的嘴,兩只腳沒有牙齒會飛。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鳥兒。
三、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幼兒保護鳥類的情感。
1、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鳥兒,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
"鳥語園"里來了很多的小鳥朋友,我們去找它們吧。
開火車到"鳥語園"幼兒自由參觀。幼兒自由取一張自己認識的小鳥圖片回到座位。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小鳥朋友的'名稱和本領。幼兒自由相互交流。
2、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請小鳥為我們表演吧。
。ㄓ^看視頻小鳥表演)
3、教師提問:小鳥的表演精彩嗎?
你們喜歡小鳥嗎?
教師總結: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助人們捉害蟲保護莊稼保護樹木還是森林歌唱家。
鳥兒可以幫助我們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呀?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現在我們一起把手中的小鳥朋友送回家吧。聽音樂小燕子把小鳥圖片送回"鳥語園"。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歐姆定律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識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tǒng)性。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同一電路中電學三個基本量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運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電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了解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多個變量關系的實驗方法,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打下基礎。
1. 本課時在初中物理課程系統(tǒng)中的地位:歐姆定律(初中學習的是部分電路歐姆定律)作為一個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反映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的關系,是電學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金鑰匙。歐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初中《物理》中重點內容之一。
2. 本課時的特點: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方法、學習方法,了解得出歐姆定律的過程。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數據分析、處理得到定律以及數學表達式。
二、教學目標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 認知目標: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能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 能力目標:學習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學會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通過聯系歐姆定律的發(fā)現史,在教學中滲透鍥而不舍科學精神的教育。
三、重點、難點分析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對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斷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實驗的設計及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并應用所歸納簡得出的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而難點就是實驗的設計及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四、教學設計
(一)復習設疑,啟發(fā)探究欲望。
復習:
1、電流是怎樣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電荷作定向移動的?
2、導體的電阻對流有什么作用?
猜想:
1、既然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那么導線中的電流與兩端的電壓有何關系呢?
2、既然電阻對電流起阻礙作用,那么導體中的電流與它本身的電阻有何關系呢?
設疑:學生對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想,那么這三個量究竟有什樣的數量關系呢?點出本節(jié)課題“歐姆定律”。
這樣通過簡單回顧、分析,使學生很快回憶起三個量的有關概念,通過猜想使學生對這三個量關系的研究產生了興趣,激發(fā)了求知欲望,并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節(jié)課。
(二)展開探究活動,深入研究實踐
1、預備知識:向學生介紹“控制變量法”,即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是通過保持其中一個量不變,看電流與另一個量之間的關系,在研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保持電阻不變,通過改變電壓,觀察電流是如何變化的。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保持電壓不變,通過改變電阻,觀察電流是如何變化的。
2、同桌同學討論:根據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們學過的儀器,設計一個實驗。通過討論使學生對實驗方法有了進一步理解,而且,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設計過程:①明確研究目的。②確定研究的方法。③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在對學生討論作簡單的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教師投影實驗電路圖,介紹有關儀器,特別強調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
3、實驗:教材是通過演示實驗,來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從而得出歐姆定律。雖然,這樣安排教師的主導作用能發(fā)揮得比較好,但演示實驗可見度不大,學生動手參與率不高,學生主體作用不能很好發(fā)揮。另一方面,學生已初步學會了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具備做此實驗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節(jié)課我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進一步體驗“控制變量法”,同時也使學生通過實驗,對歐姆定律有了感性認識。
4、各小組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得出初步結論。
(三)交流探究成果,及時矯正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要點,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主。其目的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反饋,對學生參與實驗態(tài)度和效果進行反饋,這一階段學生的認識將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學生的情感將在教師對學生參與分組實驗,小組論和各小組在班級中匯報情況中得到升華。
具體做法是:
1、各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對實驗數據進行數學處理,理解數學上“成正比關系”、“成反比關系”的意思。
2、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分析得到二個結論: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進一步引導得到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
4、說明:在歐姆定律中的兩處用到“這段導體”,這兩個這段導體卻是指同一導體而言,即電流、電壓、電阻對應同一導體,而且具有同時性。
這樣做能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提高了學生實驗能力和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ㄋ模╈柟毯头答,知識遷移訓練
1、例題:一個電燈泡工作時的燈絲電阻是484Ω,如果電燈兩端的電壓是220V,求燈絲中通過的電流大小。
分析:本題已知的兩個量,電阻、電壓都是針對同一導體電燈燈絲而言的,可直接應用歐姆定律的數學表達式計算,但在解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的規(guī)范性,強調電流、電壓、電阻“同一段導體”,“同時性”等。
2、小結:突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強調“同一導體”
四、作業(yè)設計
1、課后練習
編制兩類練習題目:一類是直接應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達到鞏固歐姆定律內容和表達式;另一類是了解在研究歐姆定律實驗中滑動變阻器作用,進一步體驗“控制變量法”。
2、作業(yè):
。1)、作業(yè)本作業(yè)鞏固性練習。
(2)、討論題:怎樣用學過的知識和儀器,來測定一
未知的電阻值,請說出實驗方案。使學生產生新的問題。 新的求知欲望。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10-07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科學教案08-02
科學教案(經典)08-13
(經典)科學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