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超碰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视频,日韩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97久久久久亚洲,欧洲精品色

小學古詩教案

時間:2024-07-10 11:00:19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小學古詩教案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古詩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小學古詩教案15篇

小學古詩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培養(yǎng)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yǎng)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讀體會詩意,領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

  “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今天,咱們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2、介紹作者:

  ⑴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嗎?

 。ㄗ寣W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平榻B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簡介”資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淳熙十年因,58歲病辭。此后10年隱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3、釋題:

  “四時”“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耪堈f說詩應該怎樣讀?

  ⑵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jié)奏。

 、锹牱蹲x

  ⑷個人自由朗讀。

  ⑸指名試讀,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艜儯喊滋臁

 、圃牛撼。

 、窃盘铮涸谔锢锍。

 、瓤兟椋喊崖榇瓿删。

  ⑸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饰唇猓翰欢。

 、斯簠⒓。

 、谈棧焊锟棽。

小學古詩教案2

  課 題: 2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ㄒ唬┙虒W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初知詩意。

  3、能用自己的思維,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能力訓練

  1、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教學難點:對詩的意境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空山幽靜(以動襯幽靜)

  深林幽暗(以光襯幽暗)

  鱸魚美

  風波里

  蒼山、白屋

  柴門、犬、夜歸人

  教后感想: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古詩《鹿柴》

  教學要求:

  1、理解《鹿柴》的意思,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美。

  2、朗讀、背誦《鹿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鹿柴》(板書課題)。

  二、教學古詩。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反復讀詩歌,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3、請幾個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4、反復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描述的意境。

  ⑴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⑵詩中沒有寫林子里靜寂、幽暗,只寫了人語響、返景、復照,怎么會給人以幽靜的感覺呢?

 、沁@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冗@首詩所描繪的景象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三、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1、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試著背誦詩歌。

  3、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江上漁者》

  教學要求: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對勞動者的同情,對不勞而獲者的諷刺。

  2、學會生字新詞。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幾首寫勞動人民生活痛苦的詩歌,記得哪些,背一背。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寫漁民生活的詩歌。(板書:江上漁者)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理解詞語。

  三、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2、再自由讀古詩,讀準節(jié)奏。

  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⑴學生自學。

 、茖W生交流。

 、菍W生匯報。

 、葞煔w納。

  4、生講詩意。

  5、師指導生再說詩意。

  6、指導朗讀

  四、背誦古詩。

  五、小結。

  《江上漁者》表達了對勞動者的同情,同學們學了詩歌應該尊重

  勞動人民的勞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學要求: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詩意及詩歌表現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導入新課。

  1、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鹿柴》、《江上漁者》誰能把它背誦出來?

  2、請幾個學生背誦古詩。

  3、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的詩歌。(板書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范讀全詩。

  2、自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理解題目的意思。

  3、學習生字的寫法。

  4、再讀全詩,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討論交流。

  5、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討論交流。

  6、精讀詩歌,體會意境。

 、旁娭袑懥四男┚拔?

 、圃姼杳鑼懥耸裁礃拥木跋?請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詩人,說一說。

 、亲x詩歌,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一句?為什么喜歡?

  7、指導朗讀詩歌,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8、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作業(yè)設計:(自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1、根據詩歌意思填空。

  《鹿柴》這首詩描寫了 這個地方 時候

  的景色。前兩句詩以 反襯 ,后兩句詩以 反襯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詩中描寫的景物有 、 、 、 、、 。

  2、比一比,再組詞。

  幕( ) 蒼( ) 犬( ) 逢( ) 蓉( )

  暮( ) 倉( ) 大( ) 縫( ) 容( )

  3、默寫古詩三首。

  4、讀讀背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小學古詩教案3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fā)學生處處想象,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3.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4.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圖文結合,在反復品讀中聯系生活經驗將詩歌描繪的景象變得更為豐富。

  【教學難點】

  1.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2.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圖文結合,在反復品讀中聯系生活體驗,展開想象,探究詩歌的豐富意蘊。

  3、理解'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學習詩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題意。

  1.出示課題,板書課題。(板書:夜宿山寺)

  啟發(fā)學生從課題確定這首詩所寫的時間、地點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師隨學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月亮、星星、山巒、寺廟;此時,只簡畫一座寺廟,沒有樓;為了顯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橫一筆云。同時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釋義。

  2.讓學生觀察板畫,再觀賞插圖。(課件出示1)

  要求他們用一個詞來表達自己的感覺。教師在學生提出的詞中選取'高',并板書。告訴學生: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李白寫自己夜宿山寺的親身感受;全詩四行詩句,都是圍繞著'高'來寫的。(板書:高)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首詩,讀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要求。(課件出示2)

  要求:

  按照老師下面告訴大家的方法,自學這首詩。

  (1)反復朗讀全詩每行詩句(行行朗讀);

 。2)認真想想每個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據詩句的內容,想象出一幅圖畫(處處想象)。

  1、指名讀古詩,檢查讀的效果。(教師點評)

  2、領讀、齊讀。

  三、交流切磋,誦讀求悟

  1.過渡:讓我們逐行研究,看詩句中哪些字表達'高',哪些景象說明'高'。先看第一行。(課件出示3):危樓高百尺。

  (1)學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師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實數。

 。ǔ鍪'危樓'卡片)危樓是什么樣的樓?'危'字怎么解釋?

 。ㄕn件出示4)學生查《新華字典》,危:①險;②損害;③高。從三個義項中找出一個合適的解釋就是③。(板書:百尺危)

  詩人站在高山上寺廟里的高樓中(教師給黑板畫的廟加層樓),眺望窗外,會有什么樣的感覺?(課件出示5):出示插圖

  高極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邊一樣……

 。2)指導朗讀這一行。

  第一行先寫樓高,這樣寫——

  齊讀:'危樓高百尺'。

  要讀出樓的高。

  學生提高嗓音朗讀。

  一味提高嗓音,只能聽見聲音,不能聽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讀得高些響些。教師示范,再試一試。

  學生反復練習朗讀。

  大家讀出了心里對這個'高'字的感覺。

  2.接著讀第二行:(課件出示6):手可摘星辰

 。ǔ鍪'星辰'卡片)

  (1)'辰'字典里說是'日、月、星的總群',這里指什么?

  指星,因為夜里無'日',而'月'不適用'摘'。(板書:辰)

  請同學們用手勢表示'手可摘星辰'。

  學生據詩意抬手摘星。

  想象一下,摘星辰時手臂的動作,身體的姿態(tài)應該是怎樣的?

  應該推窗伸臂,斜勢向天,這樣才能摘星辰。

  這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想,但是它卻能形象地表現出高,大家朗讀這句詩,想象詩人此時離天多近?

  學生朗讀。

 。2)摘星辰本是難事,但詩人此時覺得很容易,從詩句中的哪一個字體現出來?(板書:可)

  從'可'字體現出來的。

  朗讀時要讀好這個'可'字。

  學生朗讀強調'可'字。

  這樣可以表達出輕而易舉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說明樓的'高'。

  3.指導第三、四行詩句。(課件出示7)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齊讀第三、四行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1)這兩行詩句聯系緊密。現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詩人之間距離多遠?

  相距咫尺。

 。2)這也是詩人的幻想,但生動地表現了'高';由此也可見詩人豐富奇特的想象。一齊來讀好這兩行詩句。體會一下該怎樣朗讀。

  學生讀得很響亮。

  教師:好,你讀得清楚,讀出了'高'的氣勢。

  學生:高昂地讀。

  教師:你也讀出了'高'的氣勢。再嘗試用低沉的語氣,(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驚動他人'的心情讀出來。(板書:恐)

  學生嘗試用低沉的'語氣朗讀。進一步體會詩句表達的含義。

  教師:好,讀得有感情,讀出了詩人的心情,F在同學們用上述兩種讀法各自練習朗讀,要讀出兩種不同的語氣,然后說說自己喜歡哪一種讀法,為什么。

  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朗讀。

  4.在表情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默寫全詩。

  5.小結:行行朗讀、字字思考、處處想象是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學習古詩時繼續(xù)使用,進一步掌握這種方法。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聽到同學們動聽的讀書聲,課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們交朋友?,它們是誰?

  1、交流識記字形。(課件出示8)出示:危驚敢

  加一加:危:'厃+?';'驚'是'忄+京'。

  2、教師指導書寫。(板書:危)

 。ㄕn件出示9)危的田字格課件

  '危'的半包圍結構,'廠'的橫長一些。

  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讓學生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比劃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3、學生練習寫字。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糾正寫字姿勢。個別作業(yè)展評。

  五、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1、解釋詞語

  百尺:______________。危:______________?郑篲_____________。

  2、把這首詩帶動作背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答案:

  1、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實數。

  危:表示高的意思。

  恐:恐怕

  2、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10)(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敕勒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ㄕn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課件:似廬籠蒼茫

  (板書:似廬籠蒼茫)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12圖片)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1)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2)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ㄕn件出示12)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課件出示13)

  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3)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2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ㄕn件出示1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ㄕn件出示15圖片)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讓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ò鍟翰菰拇、美)

  誰來說一說這幾句的意思?

  天地無邊無際風吹過去把草吹倒,看見了牛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ㄒ唬┙涣髯R記字形。

  (課件出示16)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似蒼陰野茫

  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加一加:'亻+以'是'似','艸+倉'是'蒼','阝+月'是'陰','里+予'是'野','艸+汒'是'茫'。

 。ǘ┲笇鴮。

  1.教師在黑板上板演,并讓學生伸出手指,跟老師一起比劃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2.學生練寫。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糾正寫字姿勢。個別作業(yè)展評。

  五、總結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六、課外作業(yè)新設計

  1.解釋詞語

  似:________________。穹廬:________________。蓋:________________。

  2.把這首詩帶動作背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3.制作一期以'草原'為主題的手抄報。

  參考答案:

  1.似:好像。穹廬:大帳篷。蓋:罩。

  2.略。

  3.略。

小學古詩教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詞,大體把握詞意。

  2.反復朗誦,品味用詞的凝練,理解本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詞中所表現的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師:“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詞客”“八大家”分別指的是誰,大家知道嗎?(“三詞客”:蘇洵、蘇軾、蘇轍;“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朝詞人蘇軾的一首詞《浣溪沙》,蘇軾又叫蘇東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他性格直率開朗,而政治道路不順。他寫這首詞的時候便是因“譏諷朝廷”被貶官至黃州。下面我們看一下這首詞的內容。

  二、初讀詩詞,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讀,借助注音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

  2.指名讀,生評價。(注意讀出節(jié)奏、情感)

  3.范讀,齊讀。

  三、再讀詩詞,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詞,并結合注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述其中的意思,小組成員間相互討論幫助,然后請學生代表發(fā)言,大家共同補充完善。

  (子規(guī)——杜鵑鳥;白發(fā)——代指老年人;黃雞——代指時光流逝。)

  2.再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內容。

  (參考:詞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樂觀的哲理。)

  3.交流對詞意的理解。

  (在蘄水的清泉寺游歷,清泉寺面對著蘭溪,蘭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蘭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干凈沒有泥土。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杜鵑的啼叫聲。誰說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時代?你看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時感慨時光流逝。)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1)詞中有畫,讓我們輕輕地讀讀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山下蘭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干凈沒有泥土。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杜鵑的啼叫聲。)

  (2)這幾句話寫出了清泉寺怎樣的特點?(優(yōu)美的風光和環(huán)境)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哀怨惆悵)

  教師結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1)師:“誰道人生無再少?”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反問)

  (2)“白發(fā)”“黃雞”比喻什么?(時光流逝)

  (3)蘇軾寫這首詞時,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脫的,而我們卻從“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敝懈惺艿搅怂裁礃拥娜松鷳B(tài)度?(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師結語: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指引我們積極樂觀,奮發(fā)向上,對人生充滿信心。尤其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樂觀面對。我們還應抓緊時間努力學習。

  五、誦讀和背誦這首詞。

  六、總結詩詞,拓展延伸。

  師:全詞情景理交融,充分體現了蘇軾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給了我們哪些生活啟示呢?課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一寫。

  板書設計

  浣溪沙

  上片:寫景 浸溪蘭芽——松間沙路——雨中杜鵑

  下片:抒懷 溪水西流——老當益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反思

  在講授這首詞時,我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去感受詞中的意趣,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為主,自讀自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也提高了教學效果。課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受到的啟示和感悟,真正去理解詞人的思想,從而更好地感受其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

小學古詩教案5

  古詩誦讀:送元二使安西

  教材處理思路:解詩題,明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認識2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方案預設預設修改或生成情況

  一導入:

  1.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見證一段深厚的友誼吧。

  師板書課題

  二學習古詩:

 。ㄒ唬⿵土晫W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現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艓煟和ㄟ^預習,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么解釋?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別元二:王維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護府

  ⑵強調題目讀法送元二/使安西

 、驱R讀課題

  2.抓字眼,明詩意

 、艓煟赫埻瑢W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注,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扑娜诵〗M合作學習

 、菂R報

  渭城朝雨

小學古詩教案6

  【重點難點】

 。薄⒆R字寫字。

 。、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認知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兩首古詩。

 。、學習古詩《春曉》,感悟意境,練習背誦。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詞卡,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引入

 。、學習了前面的幾篇課文,同學們覺得春天怎么樣?

 。、古時候的人們也很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很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這節(jié)課俺們就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础墒坠旁姷念}目是什么?

  看一看書,誰能讀準確?

  板書:春曉 村居(區(qū)分“春、村”的讀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薄⒔柚匆糇宰x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

  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同學認讀:

  開火車讀。

  指名讀。

 。、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 加筆畫、加偏旁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煙 口──知

 、 換筆畫,換局部組字: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歲──多 放──散

  4、讀詞語鞏固讀音:

  兩首 古詩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xiāng)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三、正確流利的讀古詩

  1、自由讀。

 。、同桌互讀,能背的可以背給同學聽。

 。、自愿到前面讀或背,讓大家欣賞。

  四、重點理解《春曉》,感悟意境

  1、許多同學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春曉》這首詩了;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ㄌ拼娙耍好虾迫唬

  2、再談談這首詩,說說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

  根據同學質疑可適當引導:

 、 曉:是天剛亮的時候。

  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

 、 眠:就是睡覺的意思。

 、 聞:就是聽的意思。

 、 啼:就是叫的意思。

 。场⒄埻瑢W們看著課文中的圖畫,聽老師范讀古詩,聽聽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字音拖長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同學自讀,體會感悟。

 、 教師描述,引領大家讀。

  教師: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為什么?

  同學:春眠不覺曉。

  教師:剛一醒,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叫聲,聲音真好聽。

  同學:處處聞啼鳥。

  教師: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又被風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同學: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自由練習背誦。

 、 學做小詩人,到前面朗誦,教師為同學配上音樂。

 、 集體背誦。

  五、板書設計

 。础⒐旁妰墒

  春曉 村居

  六、課堂作業(yè)設計

  1、找朋友:

  詩 村 首 醉 出 散

  chu shou san zui shi cui

 。、讀一讀,說一說:

  詩:詩人。

  聞:見聞。

  古:古往今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薄W習古詩《村居》,練習背誦。

 。、指導寫字。

  3、學習積累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

  〖教具準備

  實物展臺,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薄⒊樽x生字卡,復習生字讀音。

 。、背誦《春曉》。

 。、今天這節(jié)課俺們繼續(xù)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誰已經背下來了,可以背給大家聽。

  二、理解古詩,感悟意境

 。薄⒄l告訴大家這首《村居》是誰寫的?

  (清代詩人:高鼎)

 。病⑦@首詩寫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

 。ù禾炖铮瑢W們放學后,一起放風箏的景象)

 。、古人管風箏叫什么?

 。堷S)

  4、頌讀古詩,練習背誦:

 、 自身讀一讀這首詩,看看跟讀《春曉》有什么不一樣?

  (停頓不一樣,這首詩是在每行的第四個字后面稍作停頓 )

  ⑵ 同桌互相聽讀,鼓勵同學邊讀邊扮演。

 、 上臺背誦,展示。

  三、指導寫字

  1、教師引導同學說一說要寫好哪幾個字?

  讀一讀:

  古 聲 多 處 知 忙

  2、同學描字,說一說哪個字最難寫?

  教師具體指導:

  多:上下兩局部一樣,但寫時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寫成一左一右。

  處:強調是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捺要拉長包住上面的筆畫。

  3、其余的字同學自身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利用實物展臺評說:

  古:橫要寫長稍鼓一些。

  聲: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邊的口要寫得稍低一些。

  忙;強調“忄”筆順。

  四、課后延伸

  1、以小組為單位,親手做個風箏放一放。

  2、也可以將現成的風箏拿來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課外讀背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與大家交流。

  推薦:徐俯《春游湖》 朱熹《春日》

  蘇軾《春宵》 韓愈《晚春》

小學古詩教案7

  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人教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賹W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了解內容。

 、谟懈星榈乩首x并背誦這兩首古詩。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初步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

  3、情感目標:

  了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抒發(fā)的強烈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學習準備:

  搜集有關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資料。

  學習方法:

  讀中感知、感悟、體會。

  學習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開課

  老師渲染氛圍:今天老師的心情非常沉重,因為有一首詩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這首詩就是我國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在臨終時留給兒子的.遺言。學生在老師渲染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學習第一首《示兒》

  1、自學。

 、僮杂奢p聲讀幾遍詩句,思考能讀懂詩中哪個詞語或詩句。

 、谠儆米约合矚g的閱讀方式讀詩,看又能讀懂哪些內容。

  比如:

  a、可以結合文中注釋,抓住重點詞去讀詩。

  b、也可以結合課前查閱的有關資料去讀詩。

  C、更可以同桌商量著去讀詩。

  2、匯報。

  告訴老師你讀懂了那些內容。

 、賹W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教師鼓勵、點拔讀詩方法。

  ②結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3、探究:

  ①引導再讀詩句,質疑。

 、诜中〗M討論,探究疑點。

 、蹖W生交流小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指導、小結。

  板書:不見示兒九州同告知

  4、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呵!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①學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

 、诒痴b詩句。

  過渡:我國有許多這樣偉大的愛國詩人,在唐代就有一位被稱為“詩圣”的愛國詩人杜甫,他一生憂國憂民,在聽到祖國重歸統一時,欣喜若狂,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投影顯示詩)

  三、學習第二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讀詩:

  自由多讀多體會,如果發(fā)現有不明白的詞句可以問同桌、前后排同學或老師。

  2、學詩: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進一步學習這首歡快的詩。

  比如:

  a、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練習表演讀,加上適當的動作去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b、愛講故事的同學可以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與自己的體會練習描繪詩句的情景。

  c、擅長表演的同學可以找伙伴合作,去練習表演。

  d、如果還有更好的學習方法自然都可以試一試。

  3、悟詩:

  分別展示學習方法、結果、體會。

  4、誦詩:

  ①放聲自由朗讀。

 、趲嫌淇斓男那楸吃姟

  四、總結。

  1、建議學生通讀兩首詩,去探究兩首詩的異同。體會兩位詩人抒發(fā)感情之同,表達方式不同,一悲一喜。

  2、教師及時肯定,強調學習重、難點。

  五、結課。

  陸游流傳至今的詩就有9千多首,杜甫流傳下來的也約1千4百多首,除了我們學過的,同學們下課后,還可以再去搜集、閱讀、品味、欣賞;另外建議我們班委可以設計一次《古詩朗頌會》或《古詩書法比賽》;

  比一比,看誰搜集的詩多;

  朗讀的最有感情,書法最漂亮。有興趣嗎?

小學古詩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學重點:

  會認13個字,會寫6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初步情感。

  課前準備:

  1.每個學生自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

  2.學生預習:讀讀課文,同學間相互幫助,看能讀懂多少。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春曉》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音樂,觀看vcd《春曉》

  二、學習“古、詩、首”三個字。

  1.指名背誦兒歌。

  2.指名背誦古詩(隨意)。

  3.小朋友們已經會背這么多古詩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師寫兩個字看看大家認識嗎?

 。ò鍟汗旁姡

  4.學生自學、互學、擴詞游戲。

  5.你會背誦5首,他會背誦8首,哪位小朋友認識這個幾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書出來讓學生認讀,也可以根據班級情況讓學生板書“首”字)

  三、學習古詩《春曉》

  (一)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出示古詩(課件或小黑板)。

  2.詢問班級內有沒有會背誦的。如有,就請會背誦的小朋友領著大家讀。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眠:讀min不讀mn 。聞:前鼻音wn。

  4.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二)再讀古詩,了解大意。

  1.請小朋友們再讀讀這首古詩,看看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

  2.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曉:可以先告訴學生“春曉”是春天的一個早晨,再讓學生聯系曉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讓學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訴學生是睡覺的意思。

 。3)聞:先讓學生看門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問耳朵是用來干什么的(聽)。順便進行擴詞練習。(新聞、聞名、耳聞、見聞)

 。4)啼鳥:可以倒過來讓學生理解(鳥啼)。

  3.句子比較,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韻律美:“處處聞啼鳥”和“處處聞鳥啼”兩個句子,在這首中用哪個好?為什么?

  4.粗略講講詩意。先讓學生自己說,老師再予以點撥指導。

 。ㄈ┓磸鸵髡b,感悟意境。

  1.感悟韻律。

 。1)齊讀古詩。

 。2)引導學生發(fā)現“曉、鳥、少”三個字的韻母都是ao,適當滲透一點押韻的知識。

 。3)自由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曉、鳥、少”三個字在詩歌中很順口(押韻)。

  2.感悟節(jié)奏。

 。1)老師范讀,學生體會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拖聲較長。

 。2)適當斷句,引導朗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3.想象意境。

 。1)課件或掛圖:雨后春天的早晨美麗的景象。

 。2)教師描述引讀。

  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覺就天亮了——春眠不覺曉;剛一醒來,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的啼叫,那聲音真動聽——處處聞啼鳥;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被風雨打落下了多少——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背誦古詩。

  四、指導寫字。

 。ㄒ唬┓秾、講解。

  古:橫一定要長,寫在橫中線上方;豎寫在豎中線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關鍵是注意第四筆——撇的起筆處,應該在田字格中心交叉點稍微偏右一點。

  處:1.引導認識“折文”。2.捺要寫出小“腳丫”。(寫捺畫,起筆輕,要出腳,先停停。)

 。ǘ⿲W生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村居》。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準備:寫有古詩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首古詩,哪位同學能背給其他同學聽一聽呢?

  2.指名背誦古詩。

  3.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首古詩,大家愿意跟我一起學嗎?(愿意)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村居》。

  板書課題。認識“村、居”兩個字,師正音。

  二、學習古詩《村居》

 。ㄒ唬┏踝x古詩,正確流利。

  1.出示古詩(課件或小黑板)。

  2.詢問班級內有沒有會背誦的。如有,就請會背誦的小朋友領著大家讀。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4.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ǘ┰僮x古詩,了解大意。

  1.請小朋友們再讀讀這首古詩,看看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

  2.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二月天:指春天。日字旁理解。

 。2)紙鳶:風箏。

 。3)東風:指春風。

  3.句子比較,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韻律美。

 。ㄈ┓磸鸵髡b,感悟意境。

  1、老師范讀,學生體會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拖聲較長。

  2、適當斷句,引導朗讀。

  3、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4.背誦古詩。

  三、指導寫字。

  (一)范寫、講解。

  忙:左邊豎心旁的“豎”要寫得垂直且稍長。

 。ǘ⿲W生練習。

  教學后記:

  《春曉》這首詩大部分學生比較熟悉,所以我不用花很大功夫來指導學生學習這首詩。但《村居》這首詩比較難懂。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閱讀感知詩境,嘗試邊讀古詩邊想像意境的閱讀方法。重點激發(fā)學生喜愛古詩的情感,積極收集古詩,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小學古詩教案9

  教學目標

  1.有節(jié)奏地誦讀本詩,感受古詩詞帶來的韻律美,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以字的品析為切入點,抓住古人講究煉字、煉句乃至煉意的特點,體味詩詞推敲字句的妙處。

  3.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其間出現過無數的詩人,他們如繁星璀璨奪目。在這眾多的詩人中間,著名文學家韓愈尤為推崇兩個人,他曾經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我們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對,就是杜甫。對于杜甫,我們并不陌生,哪位同學還記得曾經學過的杜甫的詩?

  2.吟誦學過的杜甫的詩句。

  3.師: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圣”,而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的《春夜喜雨》。(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讀詩。

  教師指導學習:乃(nǎi)潛(qián)俱(jù)花重(huā zhònɡ)

  2.教師范讀。

  3.讓學生結成小組,對照注釋,利用三到五分鐘理解重點字詞意思。

  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指名學生說說詩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jié),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乃:于是,就。

  潛:秘密地,偷偷地,這是指靜悄悄地。

  潤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潤。

  曉:天剛亮的時候。

  紅濕處:被雨水打濕的花叢。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小組合作誦讀和探究詩歌,說一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詩的第一、二句采用擬人手法,說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來,及時地下了起來。第三、四句詩人點出了春雨降落的具體時間——夜間,并寫出了其無聲滋潤萬物的特點。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寫春雨,而先寫春雨中野外、江上兩處的景色,后寫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種喜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每一首詩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一下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背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詩歌,《春夜喜雨》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怎樣的呢?

  (這首詩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之時。從上年的冬天到這年的二月間,成都一帶發(fā)生了旱災。經歷過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溫暖;經歷過旱災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貴。所以在春雨來臨之際,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詩中描繪了春夜雨景,謳歌了春雨滋潤萬物之功。)

  3.這首詩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盼雨—聽雨—看雨—想雨)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師:大家能讀懂詩人筆下的這場雨嗎?你讀出了怎樣的雨?(及時的好雨)

  (1)理解“及時”:正趕上時候;適合需要。

  (2)從哪兒看出來它是及時的好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師:除了這是一場及時的雨,你還讀出了這是一場怎樣的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雨。)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這兩句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詩人在這里所用的“俱”字和“獨”字,都是為了突出這種景象。而在這種景象之中,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感情?(雨中夜景圖;欣喜)

  4.想象一下,經過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清晨的錦官城會是什么樣子呢?(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5.剛剛我們讀懂的雨,在詩中濃縮成一個字——(好)。剛才我們讀懂的詩人的內心,在詩中也濃縮成一個字——(喜)。讓我們感受詩人的喜悅,再來讀讀這首詩吧!

  五、總結詩歌,拓展延伸。

  1.見詩如見人,詩是詩人真實情感的表達,今天我們不僅讀懂了一首詩,也讀懂了一位詩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樣的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

  2.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實際上是為誰而喜?(為百姓而喜。)

  3.課后收集杜甫的詩,感受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情懷。

  板書設計

  春夜喜雨

  (及時)好(潤物)喜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以讀為主,根據情況采取了誦讀、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學生主動性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讓學生自己結合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小組成員之間認真、仔細地交流。

小學古詩教案10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簸”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

  學習借助注釋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詩的意境、節(jié)奏、韻律美,養(yǎng)成課外積累名家名篇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借助注釋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雙邊教學活動方案預設預設修改或生成情況。

  一、復習舊知導入。

  1、同學們,你們學過有關劉禹錫的哪些詩呢?誰來給大家背誦一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他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插圖,指名說圖意,釋題。

  2、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

  3、指名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讀古詩,讀中正音。

  5、同桌互讀。

  再讀古詩,借助注釋和圖理解詩意。

  三、細讀古詩,感受詩的意境、節(jié)奏、韻律美。

  1、指名讀第一行。

 。1)說說“九曲”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2、指名讀第二行。

 。1)說說“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3、指名讀第三行。

 。1)說說“上、銀河”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4、指名讀第四行。

 。1)說說:“同”的`意思。

 。2)解釋這句詩意。

 。3)齊讀這句。

  5、學生自讀古詩,想想整首詩的意思。

  6、分組讀、男女生讀詩。

  7、說說這首詩反映了什么?從哪句體會到的?感情朗讀。

  8、學生各自背誦古詩

  四、拓展。

  請學生回家后再查找劉禹錫的詩進行背誦。

  板書設計:

  浪淘沙。

  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萬丈)。

  作業(yè)設計:

  背誦并默寫古詩、課外查找李禹錫的詩進行背誦。

小學古詩教案11

  學習目標

  1、認識“客、何”等8個生字。會寫“舟、乘”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珍惜友情的真摯感情。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多元理解詩意,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詩題

  1、揭題

  師 :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一首好詩,蘊含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歷史,讓人回味無窮。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25課——古詩兩首。請看第一首——《回鄉(xiāng)偶書》(課件打開)

  二、自主學習,初解詩意

  1、(1)看課件,猜猜是什么詩。(從書法作品中認字、猜字激起學習漢字的興趣)

  (2)再出示正楷的字體的《回鄉(xiāng)偶書》

 。3)不會的字借助課文中的拼音,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集體匯報交流。

 。1) 個別讀——正音——齊讀

 。2) 質疑——解疑,看插圖理解“鬢毛衰”。

 。3) 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三、品析詩句 深悟詩情

  讀詩,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出愛家鄉(xiāng)的感情?邊讀邊品析。

  1、你讀這首詩時,頭腦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2出示“兒童笑問”這個課件,想象畫中人物的對話和心理活動。

  四、熟讀成誦,進入詩境

  1、指名讀、分組讀,教師指導讀出感情。

  2、配樂練習讀。

  3、你覺得能讀好了,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認真聽,聽完之后,談談你的感受。

  4、名讀。學生評議。老師適時點撥。

  5、你能不能很快背下來?背誦《回鄉(xiāng)偶書》。

  五、書寫指導:音 客

  客:中間不要寫成“文”。

  音:第二橫寫長寫些,“日”字寫方些。

  六、拓展延伸,自學古詩

  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有兩首,我們學習了《回鄉(xiāng)偶書》的第一首,體會作者眷戀家鄉(xiāng)以及憂傷之情。老師這有第二首,同學們自學,細細體會作者又要抒發(fā)一種什么情懷。大家可借助字典和其他資料自學。(出示課件)

  《回鄉(xiāng)偶書》第二首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

  1、背背課前收集到的李白的詩歌。

  a) 李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W生簡介李白的生平)——教師補充(課件)

  李白后人稱他為詩仙。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學習其中的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讀了詩題,你知道了什么?

  二、學習古詩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僬_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②結合資料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地方.

  2.組內交流

  3、檢查自學情況:

  ①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谡页鲭y記的字,交流識記方法。“潭”字:學生邊說記憶方法,教師

  邊板書,并用紅色筆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兩個豎,而不是“西”。

 、哿私庠娨猓褐该米约旱脑捳f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苜|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后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夸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jié)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愿意到前面表演,幫助學生理解?老師: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你們愿意幫我解決嗎?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

  師小結:我明白了,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讓我們通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1、配樂背誦出示[課件四]

  2、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ㄉ吙磮D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3、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三、擴展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現在老師為你們提供了3首,供你們自學欣賞,請你選擇其中一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2、教師提供古詩學習方法和6首送別詩,學生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3、匯報學習成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說詩意、或講故事)

  四、引導課外練習。

  這節(jié)課先交流到這里,語文課外活動時再繼續(xù)展示同學們的學習成果。

  作業(yè) :

  背誦詩仙的詩,能夠向家長講述詩仙的故事。

  背誦詩仙的詩,能夠在同學之間相互之間傳說詩仙的故事。

小學古詩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兩首古詩抒發(fā)了詩人在秋天里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學習本科,意在增加學生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積累,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意,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學習這兩首古詩,可以通過反復吟誦,感受是個優(yōu)美的音韻。

  二、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課外古詩。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詩句,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2、感受詩人熱愛秋天、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3、學生自由背誦自己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4、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么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掛圖,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5、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流利、杜正確這首古詩。

  6、同桌互讀互查。

  7、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的指導識記。

  8、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9、借助字典和注釋,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問題。

  10、小組一起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

  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那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fā)表見解。

  3、質疑:還有什么問題或那些詞語不理解?老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而是鉤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的朗讀。

  五、趣味活動

  1、我說你讀。方法:

 。1)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老師點掛圖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方法

小學古詩教案13

  設計思路: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渡叫小访鑼懥嗽娙诵凶咴谏钋飼r節(jié)的山中看到的美景。教學時將多媒體課件與古詩巧妙融合,使課堂充滿靈動的氣韻和優(yōu)美的意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讀中品情,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獨特體驗,關注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的熱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默寫詩句。

  3.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欣賞圖畫,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一年有四季,分別是哪四個季節(jié)呢?(學生回答)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說: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楓葉、冬天的梅花。(展示PPT圖片)因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

  2、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屏幕上的動畫,猜一猜這是哪個季節(jié)呢?這幅優(yōu)美的畫描繪的是哪首詩?(學生回答)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動畫)。大家都猜得很準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秋天的經典之作——《山行》 。

  3、理解題目,了解詩人。

  師:誰能說說“山行”是什么意思?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4、資料展示:詩人簡介。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古詩。)

  2、你們有沒有不認識的字呢?下面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出示“徑、斜、楓、霜”4個生字,指名認讀,幫助正音。全班齊讀。哪位同學來給這些生字找個好朋友,組個詞?

  3、指名讀詩,注意讀出節(jié)奏,師評價。

  4、指導全班齊讀古詩。(提醒:讀古詩時語速要放慢,注意句內停頓。)師讀一句,學生跟讀。 5、請大家再次自由朗讀,讀出節(jié)奏感。然后分別請女生、男生比賽讀古詩。

  三、朗讀古詩,品味詩境,體會詩情

  1、詩畫結合,品讀一、二句:

 。1)讀著優(yōu)美的詩歌,我們和詩人杜牧一起欣賞著秋天的景色。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一二句。

  (2)你們從中看到了什么樣的美麗景色?(寒山、石徑……)

 。3)寒山是什么樣的山?為什么覺得寒山美呢?

  我們經常說,距離產生美。那么,從遠處看,寒山是什么樣的?大家做一個比較了再回答:什么東西矮矮的、短短的,讓人感覺丑丑的。

  寒山,讓人感覺。

 。4)復習《七律·長征》中描寫山的詩句。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5)理解“徑、斜”的意思。(展示PPT:石徑圖片)

 。6)除了寒山、石徑,詩中還有什么景色讓你感覺到非常美?(白云)

  “白云生處”的云是怎樣的?(什么顏色的?云是厚厚的還是薄薄的?)

  云在空中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我們用一個成語怎么說?(若有若無。)

 。7)在這若有若無的白云生處還有什么呀?(隱隱約約的人家。)

 。8)大家欣賞著如此動人的景色,你會怎么來讀這句詩呢?(指名讀一二句)

  學生有感情練習朗讀。

 。9)學生說說一二句詩意。

  2、詩畫結合,品讀三,四句。

 。1)前面一二句寫的是遠處的景色,接著詩人杜牧把筆鋒一轉,由遠到近,他又寫

  了什么呢?(學生齊讀三四句。)

  (2)詩人原本是坐在車上欣賞著深秋時節(jié)的美景,可這會兒詩人卻停下車來了,為

  什么呢?用詩句怎么說?(停車坐愛楓林晚。)

 、佟白笔鞘裁匆馑?

 、谀阏J為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此時的情感?(“愛”。)

 、劾蠋熞来螁枴皭邸薄ⅰ巴怼钡囊馑,學生自由發(fā)言。 ④學生說說第三句詩的意思。

 。3)詩人在這些景物中,最喜歡哪種景物呢?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

  ①老師依次問“霜葉”、“于”、“紅于”的意思,學生思考。

 、趯W生說說第四句詩的意思。

 。4)請大家思考一下:美麗的景物這么多,為什么他獨獨最愛楓林的霜葉?

  詩人拿霜葉和二月花作(比較),我們來比較一下。

 、賹Ρ龋骸八~”是深秋時的楓葉,二月花是春天的鮮花。從氣候來看,深秋的'氣溫降低,春天的氣溫回升,這說明楓林霜葉所處的環(huán)境比二月花要……? ②提問引出楓葉精神:可是,被秋霜打過的、在惡劣環(huán)境中生存的楓葉卻比溫暖的春天中盛開的鮮花還要紅艷,這說明楓葉具有怎樣的精神??(楓葉具有不畏嚴寒的精神。)

  (5)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補充。

 。ㄒ驗椤凹t如”不過是說霜葉和二月花一樣紅,而“紅于”是說霜葉比二月花還要

  紅,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更經得起風霜考驗。)

 。6)那么,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這首詩呢?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更深層次地說,《山行》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感。

  引領學生有感情地吟誦詩句。兩個大組賽讀古詩。

  四、古詩新唱,拓展閱讀

  1、大家喜歡唱歌嗎?古詩也是可以編成歌曲的,下面讓我們跟隨動畫視頻一起唱一唱《山行》吧!

  2、其實以前也有很多詩人寫過秋天的景色,大家比較一下,和詩人杜牧寫的有什么不同?PPT展示:

 、俦涨镏疄闅庖,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戰(zhàn)國·宋玉《九辯》。)

  本句大意是:秋天所形成的肅殺氣氛多么令人悲傷!蕭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敗景象。

 、谇镲L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曹丕《燕歌行》)

  ③?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以前的詩人常常把秋天寫得很凄涼蕭條,流露出消極傷感的情緒。而詩人杜牧卻把深秋的景色寫得(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傷感之情。)

  3、也有一位詩人和杜牧一樣,一反常調,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

  PPT展示:秋詞唐代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人杜牧和劉禹錫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

  希望同學們也留心觀察生活,能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

  4、其實,一切詩境皆心境。不管是以前的詩人寫的凄涼的秋天還是杜牧寫的充滿生氣的秋天,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詩人當時的情感。

  5、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山行》 。

  總結:希望大家以后有機會去外面旅游時,如果欣賞到楓林的美景,能吟誦出詩人杜牧的詩句,或者在心中默念自己即興創(chuàng)作的詩,唱一唱也行,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媽呀,葉子都掉地上了,有啥好看的呀!”剛才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古詩語言精煉,意境優(yōu)美,希望學習古詩可以陶冶你們的情操,豐富你們的想象,提高你們的素養(yǎng)!

  五、作業(yè)

  想象《山行》這首詩所描寫的景象,并把它畫出來。板書設計:

  山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云、人家

  近景:楓林

  霜葉

  (呈現景色的圖片)

小學古詩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反復朗誦詩歌。

  教學難點

  感悟詩歌的意境。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朗讀古詩的興趣。

  美育目標

  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隨堂筆記

  一、看圖激趣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怎么樣?

  2、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二、初步感知,了解詩歌大意。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教師范讀;

  2、相機點撥疑難點。

  四、簡述詩意,熟讀成誦。

  1、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引導背誦;

  3、激發(fā)想象。

  五、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

  3、巡視個別指導。

  1、說說春天是什么樣的?

  2、你會背描寫春天的古詩嗎?

  1、自由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字義;

  3、齊讀字音。

  1、由讀,結合畫面理解詩意;

  2、四人小組內交流學習。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1、四人小組內互說詩意;

  2、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3、感情朗讀。

  1、自由讀生字;

  2、仿寫;

  3、評價。

  培養(yǎng)說話、積累古詩的能力

  培養(yǎng)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培養(yǎng)想象說話能力

  培養(yǎng)背誦能力

  培養(yǎng)識字寫字能力

  練習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寫字;

  3、根據詩意畫一幅春天的畫。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隨堂筆記

  一、初步感知,了解詩歌大意。

  1、巡視個別指導;

  2、重點講解“醉春煙”、“紙鳶”的意思。

  二、簡單講述詩意。

  三、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

  2、教師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生想象。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生字;

  2、出示去掉音節(jié)的生字。

  1、小組合作,試讀課文,討論詞義,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

  1、學生練讀;

  2、學生帶著明快、愉悅的感覺朗讀。

  3、練習背誦。

  1、自由讀;

  2、小組合作,認記生字;

  3、全班交流;

  4、擴詞。

  初步了解詩歌大意,探究合作學習

  培養(yǎng)朗讀能力,體會詩歌的韻味

  積累詞語

  練習設計

  1、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背誦一首描寫關于春天的詩歌,在班里交流。

  板書設計:

  4、古詩兩首

小學古詩教案15

  知識目標: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熟讀并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

  能力目標:根據古詩內容想象古詩的意境。

  情感目標:感受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悟詩中的童趣和古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邊讀邊想,邊看邊想,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并背誦古詩。會認會寫7個字,會認5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課件出示荷塘圖片)

  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

  1、師: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池邊,還看見荷花池上發(fā)生的關于一個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詩人忍不住就吟誦了一首詩(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來一位詩人,吟誦出這首詩《池上》)

  2、師: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這首古詩。(揭示課題)

  二、循序漸進,掌握字詞句。

 。ㄒ唬┳宰x詩句,認識生字詞

  1、自由讀《池上》,劃出生字娃娃,要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師:孩子們,老師把生字娃娃請到大屏上,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同桌先試試。(課件出示生字)

  小老師教讀生字,重點指導“萍、艇、撐、蹤”等平翹舌音的讀法。

  3、師:瞧!滿池的蓮花、蓮蓬多美啊,你還想欣賞嗎?就得先念準他們的名字,那些漂亮的蓮花、蓮蓬才能永遠屬于你,留在你的心里,有信心嗎?(課件出示滿是荷花、蓮蓬的池塘,輕點荷花、蓮蓬就出現本課生字詞,再點荷花、蓮蓬就消失)

  采用抽生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靈活掌握本課生字。

 。ǘ╈柟躺郑笇鴮

  1、師:生字娃娃很高興和你們交上朋友,可是生字娃娃說如果能寫出它們的名字,它會更高興?梢詥?

  生:可以。

  2、師:書寫之前要靜下心來,擺好筆和本子,身子做端正,兩手輕輕放桌子上。

  學生做好準備。

  學生書寫愛寫的字。

 。ㄈ┥滞尥薷嬖V老師,想和你們一塊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都躲到詩句里去了,看孩子們能不能準確的叫出它們的名字?(齊讀古詩)

  三、布置作業(yè)

  1、書寫本課生字。

  2、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詩意,處理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生字

  2、背誦古詩

  二、詩情畫意,誦讀詩句,體會意境

  孩子們,摘蓮蓬是一件有趣的事,詩人筆下的小娃又別有一番情趣呢。趕快打開課本,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1、讀讀這首詩。2、思考:讀懂了什么?3、還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在小組交流。)

  (一)小組合作學習

 。ǘ┙涣鲗W習情況,體會意

  1、解決不理解的詞語。(偷采、不解、蹤跡)

  2、讀懂了什么?

  展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藕⒆觽,一邊看畫面,一邊輕輕讀詩句。讀懂了什么?

 、铺釂栙|疑:小娃為什么要偷采白蓮?

 、谴藭r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樣?

 。ㄓ眉雀吲d又害怕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師:老師也想當小娃,也想來讀。(范讀)你們知道老師是用什么心情來讀的嗎?(又高興又緊張)

 、饶阌X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小娃天真、可愛、頑皮)

  師:學了這兩行詩,你有什么疑問嗎?

 。ㄐ⊥尥挡砂咨徥遣坏赖碌男袨,為什么詩人卻覺得他是一個天真、可愛、頑皮的孩子呢?)

 、蓭煟耗阌羞^偷偷做一些頑皮的惡作劇的事情嗎?那你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蓮的情景。

  生自由發(fā)言,舉出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有趣的‘偷’的事情。

  師:找一對好伙伴來試著表演讀。

  學生上臺表演讀,自由找伙伴表演讀,體會小娃此時的心情。

 、屎⒆觽,帶著自己的心情,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

  3、展示“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抛x懂了什么?(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身影,滿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瘋波痕)

 、瓶吹礁∑奸_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學生讀出這種心情。

  ⑶小娃想到這些了嗎?為什么?(因為太高興了)能高興地讀讀這兩行詩嗎?(生讀)

  ⑷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小娃?(天真、可愛)

  ⑸帶著感情,同桌互讀,抽生朗讀,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詩句。

  三、吟誦積累。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愛呀,劃著小船去偷摘白蓮時,浮萍暴露了他的蹤跡也不知道。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充滿童趣的《池上》吧。ㄒ魳,師范讀)

  2、孩子們,愿意象詩人一樣吟誦這首詩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先試試。誰愿意來試試?推薦一個(展現詩句意境的畫面,優(yōu)美的古箏音樂)

  3、男女比賽配詩。孩子們全體起立,一起來吟誦這首詩,能不看屏幕嗎?

  四、課外拓展

  詩中的小娃多可愛呀,能把這首詩改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嗎?(學生改編故事,交流)

  五、總結,升華

  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讓人神往的。孩子們,珍惜你們的童年,讓它們多姿多彩吧。

  六、布置作業(yè)

  把你想寫的字、詞語或句子寫一寫。

  板書設計

  撐

  池上采天真、可愛、頑皮

  藏

【小學古詩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古詩教案07-10

《古詩》的教案05-31

古詩《墨梅》教案10-23

古詩的幼兒教案02-04

古詩《草》教案01-24

中班古詩教案10-11

古詩《畫》教案07-02

古詩《畫》優(yōu)秀教案01-20

小班古詩鵝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