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
2、正確書寫8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學會關心同學
5、能用“可愛的”“高興地”造句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體會同學之間的友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出示:氣球圖片)想一想,用氣球可以做哪些游戲?
學生回答。
師:小小的氣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它還是一劑治病的良藥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2課《窗前的氣球》。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來自由地讀課文。讀課文前,哪個同學來給小伙伴們提個要求呢?
學生自己提讀書要求,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認生字。
2、出示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讀一讀”,教學生詞。
指名讀,找小老師領讀、齊讀。
3、師:讀得真準確。課文中還有一些生字朋友,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師:想想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它們?
學生思考、回答,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識字方法。
4、師:認識了生字,再讀課文,相信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加流利,誰愿意來讀一讀課文?
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發(fā)音。
5、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動畫,更正讀音。
三、研讀
1、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再快速的瀏覽一遍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例:我讀懂了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住進了醫(yī)院,同學們不能去看他,放了一個氣球去問候他。
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傳染病”。
2、學習1、2自然段
(1)范讀
師:是啊,科利亞病了,住進了醫(yī)院,因為他得的是傳染病,所以只能一個人呆在病房里。請同學們想象科利亞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的情景,認真聽老師讀課文。
教師入情地范讀課文1、2自然段,引生入境。
。2)指導朗讀
師: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難過、寂寞、孤單等。
師:你們都是情感十分豐富的孩子,能通過朗讀來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請自己練一練。生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指生朗讀。
師:都想用朗讀來表達你的感受嗎?讓我們一起讀讀1—2自然段吧。
生齊讀。
。3)體會科利亞孤獨、無奈的心情
師:科利亞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媽媽去逛公園,也不能和同學們一起游戲,他只能呆呆地望著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覺得真沒意思(板書“真沒意思”)。
師:此時此刻,科利亞呆呆地望著窗外在想什么?
生答。
例:他好想爸爸媽媽來看他。
他好想自己的病快點好呀。
他好想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
3、學習第3、4自然段
。1)師:正在這時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窗前的氣球》教案》,
,科利亞突然看到了什么?
生讀第3、4自然段后回答。
例:他看到一個紅氣球在窗前停了一會,還一上一下地動起來,氣球上畫著一張笑瞇瞇的小臉。
。2)理解“可愛”并造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
、贇馇蛏袭嬛粡埿∧槨
、跉馇蛏袭嬛粡埧蓯鄣男∧。
師:讀讀這兩個句子,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生自由讀句子,回答。
師: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體會到這張小臉的可愛嗎?
生有感情朗讀這句話。
師:讀得多好啊,你們想讀嗎?一起讀讀吧。
生齊讀。
師:誰能用“可愛的”說一個句子?
例: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可愛的洋娃娃,可逗人喜愛了。
我的妹妹長著一張可愛的小臉。
4、學習第5自然段
。1)體會科利亞高興、激動的心情
師:當科利亞看到這個畫著可愛小臉的氣球,他怎么樣了?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讀課文最后一句話: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的笑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讓大家都體會到科利亞高興的心情?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吧。
生齊帶著感情地朗讀。
師:讀了這句話,想想你能給大家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生:他為什么高興地笑了?
師:是呀,他為什么高興地笑了,快和同桌認真讀讀4.5自然段,邊讀邊想,想好了互相說一說。
學生同桌邊讀邊議,討論后回答。
例:因為他看到氣球上的小臉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興地笑了。
因為他看到氣球,知道同學們來看他了,所以高興地笑了。
。2)合作表演
師:現在你們就是科利亞的同學,想一想你們在窗下是怎樣把這個氣球放上來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組里商量商量,并試著演一演。
生分小組自由排練,師巡視并點撥。請一組同學合作表演。
師:同學們,你們想通過這個氣球對科利亞說些什么呢?
學生回答。
四、拓展
師:除了這個辦法,你還有什么辦法去問候科利亞?
學生思考、回答。
師:有同學們關心他,想著他,想想沒過多久科利亞怎么樣了?
生答。
師:科利亞得了傳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為有這么多同學關心他,讓我們一起再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吧。
生齊讀課文。
五、深化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窗前的氣球》這篇課文,你喜歡這個氣球嗎,為什么?
生答,引導學生說出這個氣球傳遞著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六、小結
師:這個紅氣球傳遞著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衷心的祝福,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小伙伴聽,讓他們也喜歡上這個窗前的氣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窗前的氣球》,誰能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回答。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請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3、學生自由觀察各個生字,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生字說說,寫這個字應注意些什么。
教師隨機指導,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戶:獨體字,點在豎中線上,橫寫在橫中線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寫得太大,最后一筆豎撇要立起來。
亞:中間是兩豎,兩邊的點和撇要向上。
周:中間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鹤⒁饨榻B病字旁及其寫法。
4、學生描紅、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課后練習
1、出示小黑板,上有課后題“讀讀寫寫”。
2、讀句子,將“可愛的”“高興地”作比較:“的”“地”讀音相同,字不一樣,“的”后跟的一般是東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動作。
3、請學生用“可愛的”“高興地”說句子、寫句子。
四、再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
生選喜歡的方式:自己讀、同桌讀、小組讀、和好伙伴一起讀課文,師巡視。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0個生字,認真學會6個生字,并端正、整潔地書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逐步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1.學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悟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語感。
2.指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化為自己日常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準備
1.識字、詞語卡片
2.學生學習習慣調查。
3.課文插圖。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學生生活,激發(fā)閱讀愿望。
1.展示學生丟棄的文具,引發(fā)思考: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們丟掉了?文具們可傷心了!它們都要離開你們找貝貝去了。你們想不想留下它們哪?
2.快去找小貝貝商量商量吧。
(二)板書課題,隨文認讀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橫。
2.八筆寫成。
(三)給足朗讀時間,讀準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下生字新詞反復朗讀。要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對方讀準字音。
3.反饋指導:
。1)文具、丟、時候、仔細、平時、已經。
。2)學生評讀,鼓勵與糾正并用。
(四)反復閱讀實踐,讀通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邊標自然段序號邊把遇到困難的語句畫下來。
2.同桌互助,幫助對方把課文讀通順。如果兩人都讀不好,示意老師指導。
3.讀文,師生評議:能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4.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讀生字。
(五)整體閱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談的問題嗎?
(六)聯(lián)系實際質疑,引發(fā)深層探究。
1.鉛筆,只用了一次,橡皮,
《語文A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文具的家》》,來自網!
只擦了一回,就找不著了。你有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想過為什么嗎?
2.讀文,從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貝貝像媽媽疼她一樣,疼愛她的小伙伴們?
3.再次探究讀文:怎樣才能做到不丟文具呢?(小組討論)
4.鼓勵學生互動,結合課文或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七)選擇性閱讀、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1.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背積累。
2.賽讀、賽背。
(八)總結學習收獲,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看圖畫,訓練想象,培養(yǎng)習慣。
1.出示課文的插圖,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個文具,你會想什么?說什么?
2.先自己想、練,再作交流,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引發(fā)學生自主表達。
學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訴說自己的遭遇時,受到自我教育。在學生交流中,滲透愛護文具的習慣培養(yǎng)。
(二)聯(lián)系自己,學習表達,學語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書包說說,你有哪些小伙伴?
2.試著用書上的語言說說,你是怎樣疼愛它們的?
3.再用自己的語言練一練。
4.在小組里人人發(fā)言,推選說的最好的同學作總結。
(三)學習生字,辨析字形,正確書寫。
1.復習“文具”,并用“文具”說一句話。
2.自己拿出識字卡片,獨立分析: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3.同桌檢查,匯報,再說說覺得哪個字有困難。
4.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指導。
5.生字找朋友——組詞練習,鞏固記憶。
6.描紅、抄寫字頭。(寫字好的同學可以為有困難的同學抄寫字頭。)
7.教師巡視,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四)鞏固識記,積累詞語,學以致用。
1.讀讀“我的詞語庫”,比比誰先記住它們。
2.用上幾個詞語,說說自己是怎樣愛護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練→小組練習→推薦全班交流”的流程進行。
板書設計
文具的家
鉛筆、橡皮、轉筆刀文具
仔細、疼愛、平平安安
語文教案 篇3
一、我的發(fā)現
①回憶舊知,明其特點。
出示: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學生說說這句話中意思相反的詞。)
②出示詞語
遠近聞名 黑白相間 輕重倒置
舍近求遠 頭重腳輕 積少成多
異口同聲 左鄰右舍 里應外合③
a.引導學生認讀詞語。
b.引導學生留心加點的字的意思及在詞語中的位置,發(fā)現這些詞語的構成特點。
③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a.鼓勵學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點的詞語寫在黑板上。
b.學生讀讀記記這些詞語。
二、讀讀背背
①觀察與認讀。
a.學生觀察圖片:這是什么?(郵票)上面畫的又是什么?
b.學生認讀圖片下面的詞語,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讓學生懂得郵票上畫的是十二生肖,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關十二生的傳說。
c.交流生活中與十二生肖有聯(lián)系的地方,如,人的屬相、年份。
d.學生說說自己屬什么。
③讀讀與背背。
a.學生讀詞語,注意按一定的順序。
b.學生試背十二生肖。
三、讀讀認認
①學生自讀并觀察生字特點。
、趯W生說說發(fā)現的特點。(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構成的,字音也與熟字相同或相近。)
、蹖W生自由讀、指名讀。
、芡ハ鄼z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四、展示臺
①學生商議展示方式。
、谧灾骰蚝献鬟M行展示的準備工作,班長與組長負責進行分工,教師參與準備(注意不同傳統(tǒng)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蹖W生自主進行展示、交流(鼓勵學生邊展示邊介紹)。
④教師總結,表揚表現突出的.小組或個人。
五、習作
再現生活
、倩貞浗陂_展的閃光的金鑰匙這一活動。
、谶x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請他們提意見。
描述生活
、僦该瑢W在班內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介紹給大家。
、诮榻B同一傳統(tǒng)文化的同學可以相互補充,說說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介紹。
、郯炎约鹤罡信d趣的話題整理一下,寫成一篇習作。
回味生活
、傩〗M內互閱習作,提出修改意見。各自根據同學提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诮處熯x取優(yōu)秀習作加以評價,發(fā)現帶共性的問題適當指導。
創(chuàng)造生活
、侔炎约簩懙牧曌鹘榻B給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
、诎鄡冉涣髁曌鳎x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生字3個“倏、瘸、截”。積累詞語4個“凄慘、攔截、機警、不約而同”。
2、聯(lián)系語境,重點理解并積累文中形容馬鹿叫聲的詞語和表示“看”的四個詞語。
3、體會馬鹿的'情緒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無私而偉大的母愛。
重點難點:
1、學習描寫大馬鹿有情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想象,把句子補充完整。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情
2、請學生為“情”組詞并造句。
3、人間自有真情在,馬鹿亦是如此!
4、出示課題:40 馬鹿有情(齊讀)
“馬鹿有情”中的“情”是什么情?在文中是怎樣體現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知
1、根據自學要求小組學習課文。
2、出示自學要求。
3、交流
(1)讀一讀
注意:分析“瘸”的結構并書空。
。2)填一填
。3)按填空,把課文分成兩部分。
4、學習“救大馬鹿”這部分
。1)默讀1——5小節(jié)
思考:大馬鹿遇到了什么危險?遇險后如何表現?
聯(lián)系語境,理解詞語:“凄慘”、“攔截”
板書:(叫聲) 凄慘(遇險)
。2)危急中,我扣動了扳機,狼嚇跑了。得救后的馬鹿又有什么表現?
。3)出示句子
。4)讀句子,你有什么疑問嗎?
為什么得救后的馬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眼睛直直地注視著我們”,“不情愿地朝林中走去”呢?
5、學生討論交流后,感情朗讀這段話。
三、復習鞏固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語文教案 篇5
你是你的船長
-一寄語十五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文意,挖掘課文的思想內涵。
2.把握作者獨具一格的演講思路。
過程與方法
教師先解題,讓學生對本文的中心內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擬演講;弓懈學生體會文意,最后與學生共同探討本文的演講思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教育學生珍惜寶貴的時光,把握機遇,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公平、公正、正義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學生尊重父母,感謝他們賦予每個孩子寶貴的生命。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賞本文的演講思路。
難點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教學突破 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景,對課文進行適當修改后模擬演講,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對本文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用于課堂模擬演講上。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一、解題.導入課文(約 分鐘)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師: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來歷。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學生的母親,20xx年,她女兒所在的北京101中學初三(4)班舉行了一個主題班會,為全班孩子集體過15歲的生日。作者當時作為學生家長代表在會上發(fā)言,本文就是她的發(fā)言稿。請大家看課題--你是你的船長,誰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課題。
2.師:不錯,大家說得非常好。另外, 本文還有一個副標題--寄語十五歲,這個詞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師:誰能給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4.師:很好。這位母親對十五歲孩子們的這番話語重心長,情真意切。現在就讓我們來靜靜聆聽……
1.踴躍發(fā)言。
生:“你是你的船長“,意思是我們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線,掌握自己的命運。
生: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船長,這艘船將駛向何方,命運如何,完全看我們怎樣駕駛它。
2.齊聲回答:借代。
3.舉手回答。
生:寄語十五歲,意為捎給十五歲的話,實際上是對十五歲的人譚的話。
4.帶著好奇和渴望進入新課學習。
二、營造氛圍,講讀課文(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營造氛圍,朗讀課文,注意此時想像這篇文章是自己對在座學生的寄語,是貼心地交談。讓學生合上課本,配合你的朗讀。
1.合上課本,聽教師充滿感情的話語, 漸漸融人教師用心創(chuàng)造的情景。當教師讀到“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后停下來時,
師:……我能感受到你們熱切韻視線交織在一起,你們年輕的生命在互相交換著能量,……現在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來,掐一掐你們的胳膊或自己的臉,看疼不疼? 讀到此處停下來,凝視學生,看他們的反應。
2.師微笑著繼續(xù)朗讀:好極了!祝賀你們!知道自己的疼痛,……但是別人是否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現在我來問一位同學,素萍(一位女同學的名字),如果曉風(小麗的'好朋友)的手被刀劃破了,正流著血,你感覺怎樣?
3.師:聽見了沒有,孩子們?不僅曉風會覺得疼,他的好朋友素萍也會感到他的疼痛。那么……后面的課文照此模式進行下去。 學生開始均木解地望著教師,隨后恍 然大悟,紛紛伸手去掐胳膊或臉,此起彼伏地叫道:“疼!
2.紛紛想像如果此事發(fā)生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 小麗:我會覺得很心疼,因為我能感到他的疼痛。
3.完全沉浸在情景中,主動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完成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對“母親”的教誨有所感悟。
三、分析作者演講思路(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好了,謝謝大家。剛才我并沒有要求你們做什么,你們卻能主動配合我來完成這篇文章的朗讀,這是為什么呢?
2.師: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打動了你們,它所流露出的真情深深地感染了你們,讓你們不自覺地去思索,去領悟。你們說是嗎?
1.思考原因。
生:您根本不像在朗讀一篇課文,倒像在和我們談心,我們完全融入了您的話語中。
2.沉思片刻。
生:是啊,確實是這樣。
3-師:作者在這篇演講中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瀏覽全文,把它找出來。
4.組織學生討論: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呢? 與學生一起明確答案,將梗概板書。
3.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提問。
生: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
4.討論交流作者的演講思路,在教師引導下明確答案。
四、完成課堂練習(,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布置隨堂練習,讓學生自主完成,不確定處給予指導。
2.導人課后思考與練習二,讓學生獨立思考,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
3.組織學生作即興發(fā)言,培養(yǎng)他們感恩的心、同情心、正義感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1.自主完成隨堂練習。
2.閱讀重點語句,體會其含義。
3.積極發(fā)言,說說自己學了這篇課文后的體會。
五、本課小結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扮演了作者的角色,而學生仿佛就是那次主題班會上的聽眾。師生通過合作,按照解題,情景再現,疏理結構,發(fā)表感想的順序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六、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你是你的船長
--寄語十五歲
提問:我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別人是不是也知道我們的疼痛呢?
自己會感覺到疼痛--->家長可以感覺到孩子的疼痛--->孩子可以感覺到家長的疼痛--->人們都會對他人的處境有所感受-->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應對任何人抱漠視態(tài)度->應該培養(yǎng)同情心和正義感,培養(yǎng)公平、公正的觀念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如何理解文中的“一身化作千萬身”?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個性練習設計
仔細朗讀北京101中學舉行的這次主題班會中一個學生代表的發(fā)言(風補充資料),談談你的體會。
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文內容較容易理解,不必花功夫來逐句講解。作者循序漸進,一步步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這種演講思路很值得探討。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這篇演講稿稍加修改,在班上來個模擬演講,這不失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一個好辦法,且更能讓學生理解文意。
語文教案 篇6
《鄉(xiāng)村大道》這篇課文是郭小川在20世紀60年代所寫的詩歌,描繪了鄉(xiāng)村大道獨特的風景,歌頌了勞動人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詩歌語句優(yōu)美,讀起來瑯瑯上口,激情澎湃,催人奮進。但是由于此詩所描繪的情景與現在相隔四十多年,郭小川的詩又富有哲理性,立意深刻,發(fā)人深省,而且洋溢著真摯的革命激情,要讓學生真正讀懂這首詩,領會其內涵,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交流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在讀中感悟、品味詩歌蘊涵的內容,體會它的形式美。教師在整個課堂中充當一個搭建平臺的角色,引導學生去讀、思、議,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開放質疑的空間,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自己去體驗,與詩人的心靈相碰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要求會寫的7個生字。
3、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歌的內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樸實的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4、理解課文,了解詩歌內涵:經歷風雨,生活才有意義,才會更美好。
教學重難點:
理解“鄉(xiāng)村大道”的含義。理解詩歌最后一節(jié)的意思,使學生懂得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偉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個“路”包含什么意思呢?我們將要學習的第十單元《路》就從不同角度給我們介紹了“路”的不同含義。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鄉(xiāng)村大道》。
2、板書“鄉(xiāng)村”。說說你心目中的鄉(xiāng)村是什么樣的?補充寫上“大道”。朗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人們都說鄉(xiāng)村小道,為什么作者說鄉(xiāng)村大道?鄉(xiāng)村大道有什么特點?鄉(xiāng)村大道指的是什么?……)
二、交流資料,了解寫作背景。
1、學生交流有關郭小川的個人資料。 2、教師簡介《鄉(xiāng)村大道》的寫作背景。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傾聽。
2、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解決。)
3、檢查讀文情況。
(1)請四名學生分節(jié)朗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其余學生認真聽,聽后根據要求評價。)
(2)同桌分節(jié)朗讀課文,讀后交流,注意傾聽同桌的意見。
(3)全班齊讀課文。要求準確、通順。
四、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課文內容。
1、學習第1節(jié)。
(1)自讀課文第1節(jié),邊讀邊用“~~”劃出文中的比喻句。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比喻句。
(4)詩人把鄉(xiāng)村大道比作了什么?從這個比喻句中,你知道鄉(xiāng)村大道有什么特點?
(5)交流。(鄉(xiāng)村大道的特點是長遠、寬闊。)
(6)出示課件,展示鄉(xiāng)村大道長遠、寬闊的圖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節(jié)。
2、學習第2節(jié)。
(1)小組合作學習第2節(jié)。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用“~~”劃出文中的'比喻句;交流:詩人把鄉(xiāng)村大道又比作了什么?這節(jié)寫出了鄉(xiāng)村大道的什么特點?你是如何理解的?
(2)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朗讀兩個比喻句,讀出它的曲折。
(3)出示課件,展示鄉(xiāng)村大道險峻、曲折的畫面。
(4)結合課件,自讀第2節(jié),體會鄉(xiāng)村大道的險峻、曲折,重點指導朗讀“至少有九曲十八折”、“比黃河的浪濤還要多”。
(5)齊讀第2節(jié),讀出自己的體會。
(6)看著課件,師生合作讀1、2節(jié),教師引讀比喻句,學生讀后面的句子。
詩人把鄉(xiāng)村大道比作了長橋、絲絳、險峻的黃河和干涸的溝壑,詩人為什么比喻得如此形象呢?這與他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關的,那么,詩歌的哪一節(jié)描寫了詩人在農村的生活?
3、學習第3節(jié)。
(1)自讀第3節(jié),思考:你讀了這節(jié),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學生質疑。如:“為什么凡是前來的都有遠大的前程,不來的只得老死峽谷?”
(4)同桌討論后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隨機指導朗讀第2句。
(5)討論:詩人為什么要寫他在農村的生活?
(6)交流。(這段農村生活也是詩人人生之路的起點。)教師隨機指導朗讀第1句。
(7)齊讀第3節(jié)。
4、學習第4節(jié)。
(1)默讀第4節(jié),思考:這一節(jié)與前三節(jié)有什么關系?
(2)指名回答。(最后一節(jié)是對前三節(jié)的概括和總結,是前后照應的關系。)
(3)自讀,你體會到什么?
(4)交流。(教師根據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三節(jié)內容來談體會,使學生體會到一個人的人生之路就如這鄉(xiāng)村大道一樣不會是平平坦坦、一帆風順的,而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非常險峻的,只有經過千辛萬苦、千錘百煉,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偉大,生活的多姿多彩。)
(5)帶著自己的體會飽含激情地朗讀第4節(jié)。
五、感情升華。
1、前面同學們質疑:課題為什么是“鄉(xiāng)村大道”?現在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習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3、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
課后反思:
1、從單元主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本單元的主題是“路”,學生對“路”的理解免不了是片面的、狹隘的,為了讓學生對“路”有更廣泛的了解,我首先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導入,給學生造成懸念,激發(fā)了學生學文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明確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課題是教材的組成部分,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應先從課題開始。在板書課題時我分兩次寫,先寫“鄉(xiāng)村”,引導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鄉(xiāng)村,再板書“大道”,引導學生看課題質疑,學生經過思考,提出了幾個有價值性的問題:課題為什么是“鄉(xiāng)村大道”?鄉(xiāng)村大道有什么特點?鄉(xiāng)村大道指的是什么?……這就把課題和課文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對題目的理解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另外,在理解課文時引導學生就難理解的句子質疑問難,充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正如教育家布魯巴克所說:“最精湛的教學藝術,要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
2、以讀為本,引導學生感悟。語文教學是一首詩,一首激情澎湃的詩。語文課要體現“書聲瑯瑯、情意濃濃”!墩n程標準》總目標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本課的教學就突出了這點,重在引導學生朗讀,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自讀、默讀、師生合作讀、齊讀、配樂朗讀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歌的內涵,教師不做過多的講解,只在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收集詩人郭小川的資料。
郭小川(1919~1976)本名郭恩大,當代著名詩人。河北豐寧人。1933年到北平,曾在高級師范及工學院補習班讀書,并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6年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他一生寫了許多反映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的詩歌,被譽為“戰(zhàn)士詩人”。他的詩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摯,豪放自由,語句鏗鏘,所寫的詩歌樣式以“新辭賦體”著稱。他的著名詩作有《團泊洼的秋天》、《邊塞新歌》、《鄉(xiāng)村大道》、《三門峽》、《甘蔗林―青紗帳》、《將軍三步曲》等。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生動傳神的語言
3、了解蟈蟈的外部特征及生活習性,激發(fā)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中生動傳神的語言。
課前準備:
了解文章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導入新課
自然界是個豐富多彩的`大家庭,昆蟲是這個家庭的一類成員,同學們,你們了解哪些昆蟲?能用概括的語言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嗎?
出示投影片(昆蟲)。
這都是自然界中的昆蟲,你能從中辨認出蟈蟈和知了嗎?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通過蟈蟈捕食知了的故事,向我們介紹了蟈蟈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故事吧。(板書課題)
出示學習目標
下面同學們來看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
講授新課
檢查預習
1、本文需要掌握的文學常識有哪些?
。ㄗ髡撸悍ú紶,法國昆蟲學家選自《昆蟲的故事》)
2、給下列字注音、解詞(投影出示)
注音:狩獵喑啞靜謐篡奪窸窣篝火
解釋:喧囂
弱肉強食
整體感知
請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概括課文內容
2、作者給蟈蟈起了多少個名字?都有什么意義?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研讀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下面分四人小組研讀課文內容,(出示問題組)
1、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獨自一人來到田野?
2、田野里上演了哪些節(jié)目?
3、說說蟈蟈的外部特征。
4、作者描寫了蟈蟈的哪些生活習性?重點寫了哪方面?
5、(1)綠色蟈蟈吃哪些食物?
。2)文章并沒有直接寫綠色蟈蟈吃這些食物,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寫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抓住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2、仔細觀察、勤于動腦、善于發(fā)現。3、通過比較手法突出特征。)
揣摩語言
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生動,最傳神的語句,并請說出理由。
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貼切形象、生動傳神,突出事物的特征。
作業(yè)
搜集蝴蝶的材料,運用今天所學寫動物的方法,完成《蝴蝶》全文。600字左右。
語文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會寫本課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4.了解本課主要內容。
學習重點: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結合詞句訓練,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學習方法指導: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知識鏈接:
西沙群島:是南海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主要島嶼有永興島、東島、中建島等。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群漂浮在三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麗而純凈。
海防前哨:原意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前沿哨所,代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地區(qū)。
珊瑚
珊瑚:珊瑚蟲是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在白色幼蟲階段便自動固定在先輩珊瑚的.石灰質遺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殼。珊瑚的化學成分主要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形式存在,成分中還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形態(tài)多呈樹枝狀,上面有縱條紋。每個單體珊瑚橫斷面有同心圓狀和放射狀條紋。顏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藍色和黑色。珊瑚不僅形象像樹枝,顏色鮮艷美麗,可以做裝飾品,并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預習任務:
1、借助拼音會讀會認本課生字。
2、能從課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
自主、合作、探究:
1、在課文中畫出本課的生字詞,讀一讀。
2、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間交流,借助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找己覺得美的句子讀一讀,抄一抄。
我來闖關:
A、看拼音寫詞語。
fùráo duījī fēngjǐngyōuměi
。 ) ( ) ( )
féiliào shìyè hǎifángqiánshào
。 ) ( ) ( )
B、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
五( )十( )有( )有( )成( )結( )
千( )百( )各( )各( )四( )朝( )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了解南海諸島
語文教案 篇9
上海浦東楊園中心小學 張利軍
一、 說教材
我今天說的課件是市編教材小學二年級第一學期第四課《大鹿》。本課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是: 1、復習以前學過的d,r,m,s認識f(fa)2、節(jié)奏訓練3、學習演唱《大鹿》。在教學中,要重點學習f,唱準音階中的半音關系。在教學中,我以聽音連線,聽音打靶等游戲,為突破口,認識并唱準唱名fa。同時讓學生來情景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音樂的特點。并學會用情景方式進行歌表演。
2、認識唱名fa (f)。并通過連線游戲等來掌握其音高。
3、節(jié)奏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韻律感。
二、 說教法、學法
1、 運用于“引—激—拓”的課堂教學模式。
2、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chuàng)造為目的”的原則,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三、 說教學過程
本堂課我針對教學目標,為這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作了精心設計,制作了一套flash課件,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于藝術感受中,貫穿于音樂實踐中。
本課件的運行程序是flash 5。下面,結合我的課件說說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首先是第一部分:基礎部分
1、 律動
聽音樂飛入教室后,進行律動練習1,2,讓學生跟著音樂動動手,動動腿。同學們可以跟著節(jié)奏做轉手腕、等動作,同時注意學生的動作是否協(xié)調,是否做得輕松活潑。
2、fa(f)的學習
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回憶以前學習的音d, r, m, s , 然后出示多媒體,提示大家,現在我們中又來了一個新朋友。聽老師的'琴彈奏后,大家唱一唱。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大家初步認識f。
3、聽音連線
(請學生來移動鼠標,指向音符,彈奏后讓大家一起唱)
4、射擊練習
。ㄕ垖W生來射擊,教師范唱,彈奏后讓大家一起唱)
。3)(4)兩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訓練后加強對剛才學習的知識的鞏固。
5、節(jié)奏訓練
先讓學生回憶我們以前學習過那些節(jié)奏后,逐步引入三種后面要接觸到的節(jié)奏
。1) 學生創(chuàng)編節(jié)奏,并做練習,邊拍邊唱。
(2) 同時,讓學生上來拖曳操作,并拍一拍。
第二部分 新授部分
在整個課程中,新授部分是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我運用flash 課件,使學生置身于虛擬環(huán)境中,使他們在具體情景的啟發(fā)下,有效地學習。同時,指導學生注意三種節(jié)奏。讓學生第一樂段 唱得短促,跳躍。力度控制適當速度慢。第二樂段 力度稍強,情緒飽滿緊張。
1、導入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
2、揭示課題,多媒體范唱。這里我把整首歌曲放完,大家可以看到范唱的效果。
3、在老師帶領下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并拍一拍。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教案11-09
【經典】語文教案10-14
[精選]語文教案10-15
語文指導教案11-08
語文教案[精選]10-19
(經典)語文教案09-24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11
語文教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