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華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簡析:
這是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習作內容,本次習作有一篇例文,例文開始敘述了《海倫.凱勒傳》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接著在敘述書內容的基礎上描寫了自己讀完后的心得和收獲,并且在最后以海倫.凱勒的一句話作為總結,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全文洋溢著小作者真摯的情感。讀完這篇讀后感,讓人有一種讀書的欲望,這就是一篇成功的讀后感。
設計理念:
1.突出讀是寫的基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閱讀,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開發(fā)習作資源,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教學目標:
1.在例文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寫讀后感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勤于讀書、樂于動筆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你的小學學習生活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書是什么?你讀完后有什么話要說呢?
1.找?guī)酌麑W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相機指導。
2.導入主題:同學們說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寫的習作——讀后感。(板書:讀后感)
。ㄔO計意圖:通過輕松、活潑的談話、交流,讓學生對讀后感有一定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 、讀例文,學習寫作方法。
1.談話,激發(fā)學生興趣。
孩子們,“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保蠋熛嘈,一本書給你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給你帶來的啟迪和感受。
2.下面請大家閱讀張佳星同學讀《海倫.凱勒傳》后寫的一篇讀后感,我們來看他是怎樣寫自己的感受的。
3.自主閱讀例文,學習寫作方法。請同學們自由閱讀,體會這篇讀后感是怎么寫的?
4.交流例文中蘊涵著的'讀書感悟的寫法。
。1)讀后感的一般模式。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所讀書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文章總結。
讓學生體會到詳寫和略寫
(2)品味感的寫法。讀后感重在感,感想該怎么寫呢?再讀第二段,看作者如何來寫感受的?
先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感受,對主人公進行評價,然后聯(lián)想到自己、聯(lián)想到別人、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
。3)這篇文章是怎樣結尾的?
這篇文章以海倫.凱勒說的一句話結尾的。
三、拓展的寫法。
1.結合你以往寫讀書感悟的方法,大家說一說,感想還可以怎么寫?
學生小組討論,讀后感的寫法。
2.體味結尾寫法。說說還可以怎樣結尾呢?
小組討論,結尾該如何去寫?
3.體味文章題目。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同樣,題目就是文章的窗戶。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怎樣的?你還能把它改為?這是一個直接題目,還可以是間接題目,你能替張佳星的文章安上一對漂亮的眼睛嗎?
四、錦上添花
叮囑同學們在寫這樣的文章的時候,該注意些什么呢?師生互相補充:
1.讀后感要重視讀。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讀的結果,沒有讀的感是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潛心的讀書,不能把書讀透,就不會有深刻的體驗來。
2.感想要切合自己選擇的“點”來寫,不能前矛盾或者離題萬里。
3.感想的情感要真摯,語言要樸實。
五、明要求,學生動筆習作
板書設計:
讀后感
拉出來 主要內容
飛出去 深刻感受
拉回來 總結全文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教學“先、井、古、方、親、化”6個生字。理解“先后、水井、地方、親人”等詞語的意思。
2、初步了解去偏旁成字的識字方法,能利用學過的熟字去偏旁幫助識記生字。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6個生字,理解詞語。初步學會去偏旁成字的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熟字:洗、講、古、方、性、花
2、說說這些字的偏旁部首。
二、自學生字。
1、讀一讀橫線前面的字和橫線后面的字,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利用熟字幫助識記生字,讀準知音,認清字形,理解詞義。
三、檢查自學情況,學習生字。
1、卡片認讀,正音。
2、說說你學會了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先、井、親”擴詞。
3、卡片認讀,鞏固生字詞。
四、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字詞,課堂練習,句式訓練。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字詞
1、卡片認讀生字。
2、選擇正確的讀音打ü(作業(yè)3)
3、讀拼音,寫詞語。(作業(yè)4)
二、歸納去偏旁識字的.方法,并練習。
1、讀課文。
2、歸納:利用熟字去偏旁來識記另一個生字。
3、練習(作業(yè)1:填一填)
4、比一比,再組詞。(作業(yè)2)
三、讀句子。
1、自由讀(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意思)
2、抽生讀,討論。
3、齊讀
四、句式訓練。
1、________是個好地方。
2、________是我們的親人。
3、放學回到家,我先_____后_______。
聽寫生字詞語。
語文教案 篇3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六年級2,學科:語文
2.課時:兩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四、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課題
第十課:螳螂捕蟬
教學方面: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育方面:
1.能在明確字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意思。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時,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要瞻前顧后,通盤謀劃。
發(fā)展方面: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材分析
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jié)、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1.學習課文,了解、復述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始末。
2.知道少年如何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說服吳王放棄攻打楚國,了解故事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
3.學習少年勇敢、機智的品質和吳王的'知錯能改。
重點:了解故事,弄清少年如何通過故事勸服吳王放棄攻楚。
難點:了解故事中的蟬、螳螂、黃雀代表現(xiàn)實中的何方,弄清利害關系。
課前準備:有關歷史資料,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說明如何導入該課程,主要教學點的設計,知識拓展等。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復習: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要檢查一下同學們對課文的掌握。(出示詞語1)誰能讀準這些詞語?(學生讀詞)
二、學習課文:
1.導入: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他呀,可是一意孤行,還下了死命令,說誰去勸他,他就處死誰。命令一下,大臣們可都不敢作聲了。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向吳王講了一個故事,是怎樣一個故事呢?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聽完了請你們也講講這個故事。
2.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請你給同桌講講這個故事,如果記不好,可以參考剛才的詞語。(出示詞語2,學生講故事。)
3.誰能為我們講一講這個故事。
4.真不錯,這個故事名叫“螳螂捕蟬”。(板書:螳螂捕蟬)這不僅是個寓言,還是個成語,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寓言故事。(出示故事內容,學生齊讀)
5.少年通過這故事,要吳王明白什么道理?請在文中找出直接說明這一道理的句子。
(出示句子)全班讀讀這一句子,(學生齊讀)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
6.同學們想知道的,老師也很想知道。誰可以填好這一表格,幫助我弄清句子的含義呢?(出示表格1)
7.學生交流。(板書: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
8.我們明白了故事當中的道理,那吳王明白嗎?哪里可見?(出示最后一段)。
。1)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不明白)誰能扮演吳王,讀出恍然大悟的感覺。
。2)哪里可見吳王原來不明白?(出示第一小節(jié):吳王執(zhí)意要攻打楚國,不聽勸告,還下了死命令。)你們說這時的吳王是個怎樣的人。(固執(zhí))
。3)固執(zhí)的吳王,居然因為少年的故事而改變想法。這是什么原因呢?看來咱們還得研究研究歷史。
。4)(出示形勢圖1、2):聯(lián)系剛才螳螂捕蟬的故事,從這幅春秋形勢圖上,少年是怎樣說服吳王的?請在小組里說說。(吳國就像那螳螂,楚國就是那蟬,我們很容易能打敗楚國。但我們進攻時,其他諸侯國就會像黃雀一樣攻擊我們。)學生匯報(出示表格2)
9.教師小結:吳王的確也悟到了這點,所以他放棄了攻楚的計劃。學到這,你覺得吳王又是個怎樣的人?(知錯能改)
10.同學們說得真好!吳王之所以沒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錯,還多虧了少年的勸諫,你覺得這少年又是個怎樣的人?(勇敢、聰明)從哪里看出他的勇敢聰明呢?(學生找句子,讀句子)
11.就是這樣一個少年,通過巧妙設局,讓固執(zhí)的吳王改變初衷,他與吳王的那一段對話真精彩,我們分角色讀讀第二段吧。(分角色朗讀)
三、拓展延伸:
1.讀得真好,那你能列舉一些和螳螂捕蟬一樣有寓意的成語嗎?(出示問題)
2.生活中也有許多像螳螂捕蟬一樣的寓言故事,你能舉些例子嗎?(出示問題)
3.(出示大魚吃小魚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含義?(學生匯報)這與“螳螂捕蟬”的含義是一樣的,讓我們再讀句子,牢記“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教訓。(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四、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回去以后,請把螳螂捕蟬的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讓他們也懂得“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的道理。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小組合作:讀一讀,想想筍芽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課文中找出來。
筍芽兒成長的過程,你能不能用簡單的畫畫下來?
3、班級交流:說說你們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畫?
4、學習第一段,指名讀。
誰喜歡這段話中的句子?
你覺得描寫春雨的'句子說得好嗎,好在哪里?
你能美美地把它讀一讀嗎?誰還想讀讀?
師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低聲”)
5、讀第二段,老師當春雨姑娘,你們當筍芽兒。
動作表示“揉、伸”,朗讀表現(xiàn)撒嬌。
你能用撒嬌說個句子嗎?
什么是“漆黑”?你從這里知道了什么?
小組表演
6、學習三、四段
同桌互讀,邊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訪;你是誰,你想怎樣表演?
評評誰表演得好,為什么?
7、朗讀第五段,媽媽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來嗎?
媽媽為什么這樣做?
什么是“嘮叨”?
8、朗讀第八段
筍芽兒看到了什么?它喜歡嗎,你怎么知道的?
那這些句子你該怎么讀/
如果你是筍芽兒,你可能還會看到什么?
筍芽兒這么高興,我們一起來當當高興的它。(朗讀本段)
9、聽老師讀第九段,邊聽邊想:筍芽兒的衣服哪兒去了?
它為什么這么做?
說說什么是“自豪”?你能用自豪說個句子嗎?
二、小結
1、你能說說筍芽兒的生長過程嗎?(師邊板畫)
2、齊讀課文,說說你認識的筍芽兒是個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找出課文中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
讀一讀,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全班齊讀課文。
2、我會讀:
竹筍喚醒民眾叫喚揉一揉油漆漆器轟轟烈烈
轟然大笑別扭扭秧歌鉆空子鉆牛角尖嘮叨半天
撫養(yǎng)子女撫今追昔滋養(yǎng)身體滋味不錯珠圓玉潤
潤滑油景陽岡豪言壯語英雄豪杰
二、學習生字
1、出示詞語:世界、筍芽、呼喚
2、觀察“筍芽”和“呼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我們該怎樣寫這幾個字?
4、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5、班級評議。
6、擴詞,說句子。
三、閱讀短文《一次有趣的觀察》(閱讀課文)
1、自讀課文。
2、小組互讀互聽,正音。
3、帶著問題讀課文:
誰觀察了什么?
為什么想觀察?
他怎樣做實驗?
得到什么結果?
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4、班級交流
5、你覺得“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6、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7、齊讀課文。
四、練習:看拼音寫詞語。
shan gang shi ji guo jie hong zou zhu ya
( )( )( )( )( )
fa ya da han da jiao hu xi jiao huan
( )( )( )( )
語文教案 篇5
課時:2課時
目標:
知識: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能力:辨析形近字,積累詞語。
情感:感受奴隸起義的壯舉。
重點:學習打比方,背誦景點古詩。
難點:背誦景點古詩。
教具:課件、圖片
教法:練習法
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練:
1.給加點的字注音:特別強調詞“翅、蟬、顫、娛”的讀法。
自由練讀,知名度,學生評議并正音。
2.選字填空
。1)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字意辨析字形,識記字形。
。2)擴展補充練習課件出示。
3.按課文內容填空:
(1)先請學生動筆填寫。
(2)學生朗讀句子,體會句子運用的表達方法。
。3)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見到類似句子。
。4)補充練習,課件出示。
三、日積月累
1.練習朗讀。
2.根據(jù)古詩下面的詞語注釋嘗試說說詩意。
感受詩人要表達的`感情。
四、知識窗
1.自由讀短文。
2.交流課外搜集的資料,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
五、開心一刻
采用“讀讀、說說、講講”的方式進行。
1.讀讀幽默故事。
2.說說幽默在哪里和自己的感受。
3.講解自己度過的幽默故事。
六、:匯報這節(jié)課的收獲。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絕招》教案03-31
[經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精選)07-30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經典)08-10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經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教案【精選】07-25
語文教案[經典]12-09
【精選】語文教案09-18